
全球教育建筑正经历着重大变革,从静态、僵化的设计转向更加动态、互动、以自然为导向的环境。随着城市日益密集,土地可用性减少,建筑师们正在重新构想学校,将其不仅仅视为学习场所,而是孩子们能够全面成长的生态系统。这一转变的关键要素在于景观与地形设计的融合,它使学校超越了传统界限,将教育与游戏、探索以及与自然的联系相结合。这些设计旨在创造引人入胜的空间,激发孩子们在身体与情感上与环境互动,从而培养创造力、独立性和福祉。通过将土丘、花园、露台和游乐设施等自然元素融入建筑设计,教育空间被重塑为充满活力、多维度的景观,鼓励孩子们运动、想象和探索。
本系列重点介绍了 MAD 建筑事务所、一十一建筑、waa 建筑设计工作室和一境建筑等建筑事务所在中国完成的项目,他们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环境中孩子们体验学校的方式。尽管这些项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它们都遵循着关键原则:利用垂直性最大化土地利用,模糊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界限,以及创造以孩子为中心、充满乐趣的环境,将学生与自然联系起来。
继续阅读,了解四个重新定义中国教育空间的项目,这些项目正在发展以适应城市密度的挑战,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适应力和与自然世界的更紧密联系。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 MAD Architects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将一座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改造成了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将过去、自然与游戏融为一体。其设计通过悬浮式屋顶强调探索,屋顶既是一个视觉宣言,也是一个可触可感知的游乐场,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奔跑、攀爬和互动。通过保留古树和打造开阔的庭院,建筑将自然作为学习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玻璃墙将室内教室与庭院相连,引入自然光线,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历史、景观与游戏的这种相互作用旨在激发想象力和情感成长,让自然和文化遗产触手可及,供年轻学习者探索和体验。
深圳福田新沙小学 / 一十一建筑


在新沙小学中,景观与游戏通过“绿色森林”和“三角山丘”等模拟自然地形的主题游乐场,深深地融入了校园设计之中。该设计优先考虑儿童尺度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触觉环境中导航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运动技能。高架运动场和屋顶农场将原本利用不足的区域转变为多功能景观,既促进了积极的游戏,又增强了环保意识。学校的开放庭院和阳台消除了学习空间与自然之间的界限,鼓励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与绿色植物建立联系。通过将富有乐趣的地形与灵活、面向户外的空间相结合,学校培养了创造力,并加深了与自然世界的紧密联系。
The Playscape 儿童成长中心 / waa未觉建筑


“游乐景观”(Playscape)通过将建筑与景观融合为一个动态、感官丰富的环境,重新构想了城市中的游戏方式,鼓励孩子们进行非结构化的探索。土丘、隧道和露台模仿自然形态,为孩子们提供了测试平衡感、身体意识和想象力的机会。该设计融合了多层次的游乐空间,包括屋顶、地下区域和遮蔽的游乐区,营造出一种景观般的体验,让每个角落都充满新奇的发现。这些触觉和地形元素让孩子们参与到身体与认知的游戏中,让他们在面对风险时学会导航,挑战自己的极限。基于感官参与的理念,“游乐景观”展示了建筑景观如何赋予孩子们力量,让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中创造自己的故事。
深圳市龙华区清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 一境建筑


清泉外国语小学运用其“谷地花园”理念,打造了一个层次分明、以景观为导向的校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探索自然与运动。屋顶花园和梯田式游乐区将绿色植物融入学校设计之中,形成了结构化学习空间与非结构化户外游戏之间的无缝连接。中央谷地花园既是校园的功能中心,也是象征性中心,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减轻了城市密度带来的视觉和身体压力。通过将自然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成为了一个促进成长、探索和亲近大自然的全面互动空间。
本文是 ArchDaily 策划的一系列文章之一,该系列文章聚焦于我们数据库中按城市、类型学、材料或项目计划等特定主题分类的已建成项目。每个月,我们都会突出展示一系列建筑,这些建筑在以往不常见的背景下找到了共同点,深入剖析了它们对我们建成环境的影响。一如既往, ArchDaily 非常重视读者的意见。如果您认为我们应该提及某些特定观点,请提交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