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文章

文章

筑建自然,挑战人体尺度的建筑

超越人体尺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个世纪以来,建造商、工程师和建筑师一直在创造纪念性建筑,以标志精神或政治力量。比宫殿、政府或寺庙还要庞大的建筑,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崇敬和钦佩,以及对大规模建筑仍未被完全理解的痴迷。

如今,一些规模最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与宗教或政府功能的关系不大,似乎正在向文化类项目转型。不过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宏伟作品普遍公开地效仿自然。

筑建自然,挑战人体尺度的建筑 - Image 1 of 4筑建自然,挑战人体尺度的建筑 - Image 2 of 4筑建自然,挑战人体尺度的建筑 - Image 3 of 4筑建自然,挑战人体尺度的建筑 - Image 4 of 4筑建自然,挑战人体尺度的建筑 - 更多图片+ 15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木’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木’ - Image 1 of 4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木’ - Image 2 of 4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木’ - Image 3 of 4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木’ - Image 4 of 4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木’ - 更多图片+ 18

地板以其温暖的外观、丰富的纹理和自然的色调而为人所知,而其自然色调随木板的来源、天气的不同和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木质表面被广泛应用于户外的露台和起居区,利用这些吸引人的特质让人们聚集在温暖宜人的地板上。由模块化构件制作的木板,可以轻松地形成人造地形,从而为休息、运动、游戏和集体聚会塑造富有创意的、有用的公共空间

对话时境建筑创始人张继元和卜骁骏:局限性与可能性同等重要

Vladimir Belogolovsky与时境建筑创始人、建筑师张继元卜骁骏就动态建筑、对“白板说”(Tabula Rasa)的建筑信仰以及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交谈。

对话时境建筑创始人张继元和卜骁骏:局限性与可能性同等重要 - Image 1 of 4对话时境建筑创始人张继元和卜骁骏:局限性与可能性同等重要 - Image 5 of 4对话时境建筑创始人张继元和卜骁骏:局限性与可能性同等重要 - Image 11 of 4对话时境建筑创始人张继元和卜骁骏:局限性与可能性同等重要 - Image 14 of 4对话时境建筑创始人张继元和卜骁骏:局限性与可能性同等重要 - 更多图片+ 13

本周未建成 | 俄罗斯极限运动公园,拉脱维亚生态旅游中心

十个项目,十种功能。本周精选的最佳未建成建筑以众多不同的项目为特色,突出了多样化和创新的概念方法。这些由读者提交的的方案包含了体育、宗教、文化、教育和社会意义。

本文汇集了世界各地的项目,涵盖了泰国曼谷的一座佛寺、拉脱维亚的环形体验中心和生态旅游催化剂、波黑的公墓和俄罗斯最大的极限运动公园。此外,还包括越南创新中心、深圳总部和地拉那新市政大楼等非传统的办公场所。

本周未建成 | 俄罗斯极限运动公园,拉脱维亚生态旅游中心 - Image 6 of 4本周未建成 | 俄罗斯极限运动公园,拉脱维亚生态旅游中心 - Image 10 of 4本周未建成 | 俄罗斯极限运动公园,拉脱维亚生态旅游中心 - Image 20 of 4本周未建成 | 俄罗斯极限运动公园,拉脱维亚生态旅游中心 - Image 40 of 4本周未建成 | 俄罗斯极限运动公园,拉脱维亚生态旅游中心 - 更多图片+ 49

鸟瞰人类足迹,我们如何改变地球?

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人认为,这种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如果我们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的地球与未来,国际社会就必须直面并解决以下这些最紧迫的问题:气候危机、温室气体、自然资源的滥用、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大气污染。

鸟瞰人类足迹,我们如何改变地球? - Image 1 of 4鸟瞰人类足迹,我们如何改变地球? - Image 2 of 4鸟瞰人类足迹,我们如何改变地球? - Image 3 of 4鸟瞰人类足迹,我们如何改变地球? - Image 4 of 4鸟瞰人类足迹,我们如何改变地球? - 更多图片+ 15

以摄影记录时间,建筑与它的时代‘面具’

Avions Voisin C7是在1924到1928年之间生产的车辆,它的设计在那个时代看来是极具突破性的。车辆使用了大量的玻璃,车体是铝制的,尖锐的角度暗示着飞机的形状。柯布西耶常常喜欢将这辆车停靠在他的建筑前面,他认为这一车是将现代化和科技同时融入一件单一物品的最终转化。他相信建筑能够从这一机器中学到很多。

这辆车有三个传动装置和一个30马力的引擎,到了今天已经很难再去想象有人会去开这样的一辆车了,因为从那时候到现在汽车行业中已经发生了数不清的发明。柯布西耶的建筑在现在看来没有那么过时,但是照片中在崭新建筑边上停靠的那辆车却向我们揭露了这张照片事实上到底有多老。在照片中找到那些能够指出照片所拍摄的年代的元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中。有些元素能够让这项工作变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家用器具、电脑主机或是其它具体的细节。 

以摄影记录时间,建筑与它的时代‘面具’ - Image 1 of 4以摄影记录时间,建筑与它的时代‘面具’ - Image 2 of 4以摄影记录时间,建筑与它的时代‘面具’ - Image 3 of 4以摄影记录时间,建筑与它的时代‘面具’ - Image 4 of 4以摄影记录时间,建筑与它的时代‘面具’ - 更多图片+ 5

水陆之间的公共空间,10个滨海步道

河流、湖泊、泻湖或海边附近的区域是水域和陆地间的过渡区。因此,将水岸变成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在建筑环境的刚硬与水的流动性间建立一定的平衡。

水陆之间的公共空间,10个滨海步道 - Image 5 of 4水陆之间的公共空间,10个滨海步道 - Image 10 of 4水陆之间的公共空间,10个滨海步道 - Image 17 of 4水陆之间的公共空间,10个滨海步道 - Image 20 of 4水陆之间的公共空间,10个滨海步道 - 更多图片+ 16

摄影中的人物,是建筑的比例尺

将人物形象融入进来是提高建筑摄影 效果的一个最有效的工具,它有助于读者很好的了解建筑的规模大小。还能够通过所拍摄的对象有效的传递一些简单的设计思想,并使建筑变得更加可靠和容易访问。人们在人口稠密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环境; 人类社会和社会意识是我们文明的基石。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选择了一些我们最喜爱的照片进行展示,在这些照片中,人物将位于中心位置,以增强我们对建筑的解读。

摄影中的人物,是建筑的比例尺 - 1 的图像 4摄影中的人物,是建筑的比例尺 - 2 的图像 4摄影中的人物,是建筑的比例尺 - 3 的图像 4摄影中的人物,是建筑的比例尺 - 4 的图像 4摄影中的人物,是建筑的比例尺 - 更多图片+ 48

十个竹模版混凝土建筑

十个竹模版混凝土建筑 - Image 5 of 4
Casa de los Árboles / 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 Image © Hiroyuki Oki

由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可塑性和抵御各种气候的能力,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它也是建筑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减少混凝土作品中的碳足迹,许多建筑师已经开始尝试和创新,努力争取优化混凝土的技术质量,同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在这些努力中,有几个项目已经探索了用更可持续的材料(如竹子)取代传统框架的可能性,竹子是一种在世界许多地区大量生长的资源,而且对环境影响最小,可以在各种建筑表面呈现出高质量的纹理细节。

自然中,建筑如何介入?

在大自然中建造本身就是矛盾的。在建筑能给予人亲近自然体验感的同时,自然景观却逐渐被游客吞噬。人类在自然景观中的存在是一种尺度的相互作用,原始棚屋和广阔风景的并列,以及使用景观和保护环境间的谈判。通过探讨各种态度和形式策略,我们可以从如下建筑师和事务所的经验和设计理念中,学习他们完善景观中建筑的方式。

自然中,建筑如何介入? - 电影与建筑自然中,建筑如何介入? - 电影与建筑自然中,建筑如何介入? - 电影与建筑自然中,建筑如何介入? - 电影与建筑自然中,建筑如何介入? - 更多图片+ 7

超越人体尺度:为生态、迁徙和机器而设计

人体尺度涵盖了物理维度和感官知觉。设计师们创造的物体和空间,如台阶、门和椅子,与人类的量度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紧密相连。但当我们超越人类的尺度看问题时,新的想法和类型学出现了,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将建筑概念化,以及如何为未来建造。

 

超越人体尺度:为生态、迁徙和机器而设计 - Image 1 of 4超越人体尺度:为生态、迁徙和机器而设计 - Image 2 of 4超越人体尺度:为生态、迁徙和机器而设计 - Image 3 of 4超越人体尺度:为生态、迁徙和机器而设计 - Image 4 of 4超越人体尺度:为生态、迁徙和机器而设计 - 更多图片+ 8

摄影作品:欧洲的粗野主义和集体生活 / Stefano Perego

摄影作品:欧洲的粗野主义和集体生活 / Stefano Perego - Image 20 of 4
Edificio Residencial en Paderno Dugnano (1990, Milán, Italia). Image © Stefano Perego

尽管围绕着粗野主义这个术语存在很多冲突,这个运动中还是存在着特定的常量和模式,它们提供了关于这个运动的具体概念和其在当代建筑界的地位。

粗野主义是爆发于1950至1970年间的现代运动的一个分支,践行粗野主义的建筑因其结构真实性而脱颖而出,它们毫不隐瞒其建筑创作的材料、大胆的几何形态以及质感和表面的粗糙。钢筋混凝土因为它突出而戏剧性的质感成为粗野主义作品的主要材料,并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摄影作品:欧洲的粗野主义和集体生活 / Stefano Perego - 主图摄影作品:欧洲的粗野主义和集体生活 / Stefano Perego - Image 1 of 4摄影作品:欧洲的粗野主义和集体生活 / Stefano Perego - Image 2 of 4摄影作品:欧洲的粗野主义和集体生活 / Stefano Perego - Image 3 of 4摄影作品:欧洲的粗野主义和集体生活 / Stefano Perego - 更多图片+ 16

冬日里的一把火,壁炉的应用案例

冬日里的一把火,壁炉的应用案例 - Image 1 of 4冬日里的一把火,壁炉的应用案例 - Image 2 of 4冬日里的一把火,壁炉的应用案例 - Image 3 of 4冬日里的一把火,壁炉的应用案例 - Image 4 of 4冬日里的一把火,壁炉的应用案例 - 更多图片+ 12

尤瓦尔·诺亚·哈拉里指出,在大约三十万年前,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祖先已经在每天使用火了。根据国际畅销书《智人》的作者所说,火创造了人与其它动物之间第一个显著的差距。“通过使用火,人类获得了对于顺从且潜力无穷的力量的控制。”一些学者甚至相信,烹饪食物的习惯的出现(很可能源于对火的掌握)和肠道的缩短与人脑的生长有直接关系,这让人类发展并创造了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

德国工业历史的影像记录 / Erieta Attali + Philipp Valente

一个城市的工业历史可以为城市留下忧心的印记。大面积的废弃构筑物和被人遗忘的设施不仅对于贪婪的房地产市场非常有吸引力,还吸引了那些幻想着颓废过去的人。鲁尔河谷,这个德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区、欧洲最大的工业区,正是这样一个例子。

 

德国工业历史的影像记录 / Erieta Attali + Philipp Valente - Image 1 of 4德国工业历史的影像记录 / Erieta Attali + Philipp Valente - Image 2 of 4德国工业历史的影像记录 / Erieta Attali + Philipp Valente - Image 3 of 4德国工业历史的影像记录 / Erieta Attali + Philipp Valente - Image 4 of 4德国工业历史的影像记录 / Erieta Attali + Philipp Valente - 更多图片+ 34

为什么城市要改造那些奢侈又浪费的建筑?

并非所有的建筑都是成功之作,实际上既奢侈又浪费的建筑物有一个专有名词:“白象”。(注:‘白象’在英文里意指无法轻易丢弃、维护代价远超其实用性的财产)

10个城市展览装置,激发人群交流的建筑

10个城市展览装置,激发人群交流的建筑 - Image 1 of 410个城市展览装置,激发人群交流的建筑 - Image 2 of 410个城市展览装置,激发人群交流的建筑 - Image 3 of 410个城市展览装置,激发人群交流的建筑 - Image 4 of 410个城市展览装置,激发人群交流的建筑 - 更多图片+ 22

作为大城市的居民,我们常常被裹挟入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周遭都是纪念碑般极具特色的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而那些将我们与社区连接起来的、并为我们提供难得的平和享受的关键空间,却容易被人忽略。占用居住环境的情况变得极为少见。

在公共空间时常被忽视、误用的城市中,我们需要把目光转向人尺度的构筑物。为了促进公民参与、娱乐、社会化与整体发展,使城市更适于居住、娱乐,相对较小的公共地标性建筑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互动机会,以各种方式与周围空间产生联系。为了创造这些联系,常用且易用的手段是建造简单的亭子或是装置,在它们独特的尺度上,吸引行人关注。

阿根廷横置房产,城市小住宅的纵向延伸

阿根廷横置房产,城市小住宅的纵向延伸 - Image 1 of 4阿根廷横置房产,城市小住宅的纵向延伸 - Image 2 of 4阿根廷横置房产,城市小住宅的纵向延伸 - Image 3 of 4阿根廷横置房产,城市小住宅的纵向延伸 - Image 4 of 4阿根廷横置房产,城市小住宅的纵向延伸 - 更多图片+ 16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建筑以其多样且多变的特质闻名业界。纵然城市形态日新月异变化万千,在低密度的市内住宅区,仍可窥见其一以贯之的建筑形态和模式,实例之一便是横置房产(Horizontal Property),因法律允许同一地块多种建筑而导致的低层结构集中的高密度布局。

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作品“瑞士240”采访,打破常规尺度

尺度是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元素。一旦被操纵,它将成为改变我们建筑体验的关键工具。“瑞士240:住宅导览(Svizzera 240: House Tour)”,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是一个将尺度置于重要位置的案例,展馆借触发人们的行为以及对空间的感受,给与人们一个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体验。展馆作为双年展最佳国家馆被授予金狮奖,组织方将其描述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建筑装置,让人能立即感受愉悦的同时探索了家庭空间(domestic space)的关键问题”。

以家具视角,分析室内设计趋势

建筑师通常负责设计建筑空间并提供结构框架,而真正对空间的氛围进行渲染的重担往往落在室内设计及软装上。其中,紧跟室内趋势发展的软装家具,在营造氛围时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还充分体现使用者的偏好及个性。

用蘑菇做建筑?在建筑中运用菌丝体的可能性

真菌无处不在,空气中、水中、我们的身体、树上、浴室的天花板上、地下。它们可以是蘑菇(包括食用的、药用的、致幻或剧毒的),也可以是其他简单的形式,如霉菌。它们可以引发疾病,但也可以产生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或者帮助发酵出超棒的奶酪和面包。那么,在未来,它们是否也会成为包装和建筑材料?

建筑师理解人体尺度的演变史

“手掌长度是身高的十分之一;从下巴底部到头顶的距离是身高的八分之一;从乳头到头顶的距离是身高的四分之一。”这些可供目前仍没有测量卷尺的人使用的信息,是由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撰写的,他在著名作品《建筑十书》中对此进行阐述。维特鲁威提供的数据在约1500年后由莱昂纳多·达·芬奇所著的《维特鲁威人》中进行了汇编与可视化描绘,该著作如今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下,从书皮到厨房围裙,延伸出二次创作。

20个建筑剖面,表现人体尺度

渲染的楼层平面图和剖面图可类比于翻译,它将技术施工图转化为对于不熟悉建筑设计的人来说更易于理解的语言。换句话说,它们负责将项目中的人体尺度引入,不光是拼贴人的图像,还展示家具质感和其它建筑的方面,这些方面更现实和人性化,使得展示更容易理解。

20个建筑剖面,表现人体尺度 - Image 3 of 420个建筑剖面,表现人体尺度 - Image 9 of 420个建筑剖面,表现人体尺度 - Image 19 of 420个建筑剖面,表现人体尺度 - Image 20 of 420个建筑剖面,表现人体尺度 - 更多图片+ 16

中国传统模块化木构建筑的前世今生

随着中国城市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工匠们开始面临着在短时间内快速建造出经济住房这一难题。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在近几年开始风靡。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提前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其连接方式的多样性,给建筑本身在设计和后期维修上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古印度与东南亚建筑史,佛教建筑起源

根据书面记载,中东地区的“史前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西欧地区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古代的建筑师对人类与其环境条件和身体需求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最初,家庭和部落都共同生活在由兽皮覆盖、骨头架起的小屋中。千年后,人类的居所渐渐演变成坚固的泥砖砌墙,他们被围在方形的体块中,靠着墙上的开孔获得通风和阳光。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们将发布有关建筑历史的小文章,讲述建筑如何演变成为我们现今了解的知识的基础。本周,我们将探索古代印度东南亚的建筑特色。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

关注 ArchDaily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