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Daily
文章
文章
2025年3月17日
Background photography © Syam Sreesylam. Courtesy of Wallmakers
ArchDaily 中文网站今年已经 10 岁,从中国文化和场地出发的设计,已经成为全球建筑设计交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极具话题性地参与到全球建筑和设计的发展浪潮中。中文平台为中文读者带来全球的建筑和设计的咨询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将中国建筑和设计向世界展示。我们坚守初衷,成为让大众获益的开放平台,让建筑和设计行业变得更具包容性也更加平等。 今年,我们再次向中文读者发出邀请,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 2025 年中国年度建筑大奖的评选。通过不带偏见、不受地域限制的投票方式,每个人都是评委中的一员,为大家选出当下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和设计项目。接下来的三周,第一阶段,您将对过去一年发布的 500 多个项目进行投票,收获提名最高的 top 15 进入第二阶段入围名单;第二阶段,在已经脱颖而出的 15 个项目中再次进行投票,最终决选出年度最佳的冠军、亚军和季军。 2025 ArchDaily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由 Dornbracht 赞助举办,这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厨卫设计品牌,为您提供第一线产品。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785/archdaily-2025-zhong-guo-nian-du-jian-zhu-da-jiang-ti-ming-kai-fang 韩爽
2025年3月17日
再生砖 © Jiakun Architects
世界见证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水电站和现代高速铁路网络——到全新建造的整座城市……然而,这一快速进步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和鲜明对比。一方面,未来主义摩天大楼和尖端技术彰显着现代性;另一方面,保存国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也迫在眉睫。
快速的城市增长也带来了诸如人口过度集中、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加剧和农业用地流失等问题。大规模城市化导致传统村落消失、环境恶化,以及中国许多城市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同质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荣获 2025 年普利兹克奖 的刘家琨 凭借其微妙而深刻变革的建筑手法脱颖而出。他的作品在应对中国社会这些及其他挑战的同时,也重视传统材料和技艺以及公共空间的创造。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931/liu-jia-kun-yu-zhong-guo-jian-zhu-chuan-tong-de-zai-chuang-zao Eduardo Souza
2025年3月14日
From new delivery methods for adaptive re-use and mass timber structures to digital fabrication, new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emerg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 Perkins&Will
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2025 年,人工智能、可持续性和生物技术领域预计将继续取得进步。这些突破往往源自科技和医疗等行业内的实验,这些行业中的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可观的预算。这使得它们能够开发出满足社会不断变化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在面临复杂挑战的世界中,建筑创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那些由快速创新周期驱动的行业不同,建筑行业必须在根植于人类经验的创造性与实践解决方案之间取得平衡。 建筑行业要如何充分发挥其潜力,塑造我们建筑环境的未来呢?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838/jian-zhu-shi-ru-he-yu-ce-qu-shi-dui-hua-perkins-plus-will-yan-jiu-yu-chuang-xin-lian-he-zong-jian Ankitha Gattupalli
2025年3月09日
Courtesy of Purman
聚氨酯(PU)最初是为了解决 20 世纪 30 年代的资源短缺问题而诞生的,但如今它已成为从保温到缓冲等各个行业的关键材料。1937 年,德国的奥托·拜耳(Otto Bayer)及其团队发明了聚氨酯,它最初被设计为一种廉价且多功能的橡胶替代品。凭借其强大的粘合和保护性能,聚氨酯迅速在涂料和粘合剂领域流行开来。聚氨酯是通过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反应制成的,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且在有水或气体等膨胀剂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气泡使材料膨胀,从而形成密度和结构可调的发泡材料。聚氨酯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通过保温和衬垫等产品彻底改变相关行业。然而,其耐用性和不可生物降解性引发了环境担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像普曼(Purman)这样的公司正带头回收聚氨酯废弃物,既有助于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又促进了更可持续的替代品的发展。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396/cong-ci-xing-dao-ke-chi-xu-jiang-hui-shou-ju-an-zhi-zhuan-hua-wei-gao-xing-neng-chan-pin Eduardo Souza
2025年3月05日
圣士提反书院 / 何弢 © Kevin Mak, courtesy of Brutalism Hong Kong Research Group
现代主义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受科学与工程进步的推动,并刻意摆脱历史风格 。它倡导注重社会公平 、城市发展、效率和功能性设计,标志着建筑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尽管现代主义最初主要源自欧洲和美国,但它通过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很快便影响到亚洲。亚洲的现代主义受到许多东亚建筑师在西方现代主义大师门下学习的启发,以及欧洲建筑师在亚洲的工作和殖民时代的影响。
+ 3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840/xian-dai-zhu-yi-zai-ya-zhou-jian-zhu-zhong-de-yan-bian-guan-jian-ren-wu-yu-biao-zhi-xing-xiang-mu Jonathan Yeung
2025年3月05日
温斯顿·丘吉尔曾明智地指出:“我们塑造建筑,建筑也同时塑造我们。”这句话反映了建筑如何在其动态特性中响应功能需求,并塑造其使用者的体验。 工作场所也不例外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演变,这些变化重新定义了我们对组织互动的理解。几乎在一瞬间, 曾经狭窄的隔间和封闭式办公室让位于开放式布局 ,而混合模式则 将办公室转变为目的地空间 。像办公舱这样的家具元素处于这一变化的前沿——平衡协作与隐私。它们被设计成能够适应并随着现代工作空间及其居住者的需求不断演变。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521/zhi-chang-zhong-de-yi-dian-yuan-cai-yong-sheng-wu-qin-he-yu-yi-ren-wei-ben-she-ji-de-ling-huo-gong-zuo-cang Enrique Tovar
2025年3月04日
© Arch-Exist
2025 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授予:刘家琨 ,来自中国成都。他将乌托邦与日常生活、历史与现代、集体主义与个体价值等看似对立的事物编织在一起,设计出了支持和彰显普通市民生活方式的建筑。1978 年至 1982 年他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更名为重庆大学 ),毕业后成为转型时期第一批肩负重建国家重任的高校毕业生。他于 1999 年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至今仍在家乡生活和工作,通过自己的作品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他是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第 54 位获奖者,颁奖典礼将于今年春天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举行。
刘家琨的作品摆脱了各种美学或风格上的束缚,对新世界进行了想象和建构。他所首倡的是一项策略而非某种风格,从不依赖于重复的的方法,而是基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特征和需求,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估。在人口稠密、开阔空间稀缺的城市里创造公共区域,在密度和空间开放性之间建立了积极关联。
+ 4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589/2025-nian-pu-li-zi-ke-jiang-de-zhu-liu-jia-kun-de-zuo-pin-ji Hana Abdel
2025年3月04日
成都当代艺术馆 © Arch-Exist
2025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刘家琨 ,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融合乌托邦理念与功能性、社会参与与个人记忆,重新定义中国建筑。他的建筑作品是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反映,基于对场所、文化和材质 的深刻理解而精心打造。刘家琨拒绝追求固定的建筑风格,他信奉的是一种策略而非标志性的美学,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以适应其特定的背景和需求。他的作品将历史与现代城市需求、集体主义与个人体验、密集与开放融为一体,为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挑战提供了适时的解决方案。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哲学、常识和当地工艺 ,确保建筑自然地从其周围环境中生长出来,而非强加于环境之上。他的建筑体现出一种既连接过去又映照现在的真实性,避免夸张的手法,而是倾向于创造促进交流、富有灵性和人文关怀的空间。
+ 18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594/10-jian-shi-2025-nian-pu-li-zi-ke-jian-zhu-jiang-de-zhu-liu-jia-kun Nour Fakharany
2025年3月04日
刘家琨 © Tom Welsh for The Hyatt Foundation: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中国建筑师、教育家刘家琨荣获 2025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这是建筑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一殊荣表彰了刘家琨(1999年创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能力,以及他在建筑环境中对社会公平的承诺。刘家琨出生于中国成都,并一直在此生活和工作,他是继王澍 ( 2012 年获奖)之后第二位获得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刘家琨加入了包括 2024 年获奖者山本理显 、 2023 年获奖者大卫·奇普菲尔德 和 2022 年获奖者弗朗西斯·凯雷 在内的杰出获奖者名单。颁奖典礼将于今年春天在让·努维尔设计的阿布扎比卢浮宫 举行,今年秋季将全球视频发布颁奖仪式,随后将于5月举行 2025 年获奖者讲座和研讨会。
+ 3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593/2025-nian-pu-li-zi-ke-jian-zhu-jiang-de-zhu-liu-jia-kun Maria-Cristina Florian
2025年3月03日
Cortesía de Arauco
全球人口的增长带动了世界各地住房和建筑建设的增加。考虑到当前建筑业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40% ,并且根据智利建筑业协会的数据,到 2035 年,智利将需要为 260 万人提供住房,因此有必要引导该行业转向环保型替代方案。应对这一挑战的答案可以在大自然本身中找到,因为自然界中存在多种高效且可持续的建筑解决方案。木材就是这样一种材料:它是一种高贵且可再生的材料,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为创造更美好的环境未来做出贡献。
如今,得益于技术进步,由多层结构木材相互垂直叠加而成的工程木(或胶合木)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流行的建筑材料,智利也不应例外。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014/jiao-cha-ceng-ya-mu-cai-da-dao-xin-gao-du-wei-he-zai-jian-zhu-zhong-shi-yong-clt Camila Prieto
2025年3月01日
“East-West/West-East” / Richard Serra © Nelson Garrido
随着这一年的结束,我们缅怀并致敬那些在 2024 年逝世的著名建筑设计师、艺术家 的职业生涯与贡献。 这些建筑师为人们留下了永恒的遗产,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他们在建筑学科乃至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随时间演变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术界、专业实践领域还是艺术领域,这些人都因致力于推动建筑、景观、设计、物质性等领域的发展而脱颖而出。每个人都展现了对设计的独特愿景和方法,留下了丰富的知识供人们探索。继续阅读,了解这些杰出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
+ 2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5161/hui-gu-2024-nian-shi-shi-de-jie-chu-jian-zhu-shi-men-de-sheng Agustina Iñiguez
2025年2月28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4017/lu-you-xiao-ying-zhong-su-cheng-shi-jing-guan-yu-ji-chu-she-shi Olivia Poston
2025年2月26日
视频
Plaza del Zarrón / BOV ESTUDIO © Javier Bravo
西班牙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和城市景观而引以为傲,其中公共空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互动交流的关键轴心。除了建筑和景观品质之外,公共空间还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有助于改善生活条件,无论是在城市公园、城市内部的人行通道,还是仅仅是在自然环境中让人们放松身心、与土地相连的空间。
+ 1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002/dui-hua-ce-zhan-ren-jaume-prat-zai-zhan-lan-de-puertas-afuera-zhong-tan-suo-xi-ban-ya-10-da-gong-gong-xiang-mu Paula Pintos
2025年2月26日
普利兹克奖官网已于近日宣布,2025 年的大奖得主将于下周美东时间 3 月 4 日上午 9 点公布 。 关于哪位(或哪些)建筑师将获得这一建筑界最高奖项的猜测愈演愈烈。自 1979 年设立以来,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都会颁发给在世或对人类和建筑环境做出重大成就的建筑师,其被认为是“该行业的最高荣誉”。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341/2025-pu-li-zi-ke-jian-zhu-jiang-de-chong-zi-xuan-shou-yu-ce-3yue-4ri-jie-xiao ArchDaily Team
2025年2月21日
Caleb Whiting dogbear869,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迪拜已从一个不起眼的贸易港口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大都市,以其未来主义的天际线和开创性的建筑壮举而著称。20世纪初,迪拜的城市风貌以传统的阿拉伯住宅为主,这些住宅设有内庭和风塔,设计旨在抵御严酷的干旱气候。20世纪60年代石油的发现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引发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收入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塔楼和低层公寓楼群大量涌现,为被阿联酋蓬勃发展的经济所吸引的大量外籍人士提供了住所。到了21世纪,阿联酋见证了前所未有的建筑进步。像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和人工群岛棕榈岛这样的地标性项目改变了国家的天际线,巩固了阿联酋作为全球建筑雄心和创新中心的声誉。
这种快速增长也给阿联酋带来了各种挑战,特别是在住房方面,难以确保工薪阶层享有体面的生活条件。迪拜是城市扩张如何改变这个国家的鲜明例证,但阿联酋内部不同地理区域有着各自的需求,这些需求受到当地环境和社区的影响。由 Buildner 与谢赫·扎耶德住房计划(Sheikh Zayed Housing Programme)合作举办的“未来之家 ”竞赛,呼吁有远见的人士重新思考阿联酋的住宅建筑。该竞赛的投稿截止日期为4月30日,它为那些可能塑造未来住宅的大胆想法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114/zai-a-lian-qiu-shu-li-xin-de-zhu-zhai-biao-zhun-chuang-xin-she-ji-jiang-ying-qu-25mo-ou-yuan-jiang-jin Eduardo Souza
2025年2月21日
办公室内景
Atelier Global 香港汇创国际于 2007 年在香港创立,是由一百二十余位来自全球多元化背景又充满创造力的设计师组成,国际化的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了设计的多元与前瞻。在都市建构中,我们期望寻求设计的开放与创新,并通过对文化艺术、功能策略和与自然形态的多维思考,建立起建筑与城市、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结。
立足于文化与创意视角,我们在积极参与学术和文化研究的同时作品也屡获国际权威专业设计大奖,其中包括德国 iF 设计大奖、美国 IDA 国际设计金奖、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国际设计铂金奖和香港建筑师学会大奖等。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219/shen-zhen-gong-zuo-atelier-global-xiang-gang-hui-chuang-guo-ji-duo-gang-wei-zhao-pin-zhong 韩爽
2025年2月21日
Background photography © Syam Sreesylam. Courtesy of Wallmakers
十六年前,我们带着一个简单却有力的想法推出了 ArchDaily 年度建筑奖 :让我们的读者从我们不断增长的建筑项目库中选出他们最喜欢的建筑。得益于你们的参与,这一奖项已经发展成为建筑界最具民主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年复一年,你们的集体见解凸显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经济和景观中的建筑卓越性。
今年也不例外。75 名入围者 已经展示了卓越的空间解决方案,反映了集体智慧在塑造当今最具吸引力的建筑快照方面的力量。现在,是时候揭晓获奖者了。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171/2025-nian-archdaily-nian-du-jian-zhu-jiang-15-ming-huo-jiang-zhe-jie-xiao Romullo Baratto
2025年2月18日
Casa Araras / Melissa Paro. Image © Rewood
观察木材在当今建筑界的地位,令人着迷。这种曾一度似乎被现代性遗忘的材料,如今以全新的姿态强势回归,既面临着重大挑战,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工程木材的美学魅力和建筑价值,加上其与可持续性的内在关联,已成为推动全球以木材为核心的项目增多的催化剂。
由于技术的进步以及对这种材料的局限性和可能性的研究,木材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重大飞跃。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木结构建造,这一趋势受到公众、建筑师及其客户对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兴趣所驱动。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955/zhong-xing-mu-jie-gou-xiang-mu-zhong-jian-zhu-gou-si-de-zhong-yao-xing Ana Antunes
2025年2月17日
Kunsthaus Graz / Peter Cook + Colin Fournier © William via Flickr under CC BY-ND 2.0
由彼得·库克 和科林·富尼耶 设计的格拉茨美术馆 ,大胆地在历史名城中重新定义了当代建筑。该美术馆于 2003 年竣工,成为格拉茨欧洲文化之都 庆典的焦点,其生物形态设计,昵称“友好外星客”,吸引了全球目光。在巴洛克 和中世纪风格 的环绕中,它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这座城市文化雄心 的见证。
美术馆位于伦德区的穆尔河畔,以其有机、流畅的设计挑战了传统建筑规范。美术馆 摒弃了正交几何形状,将艺术、建筑与公众互动无缝融合,重新定义了文化机构的概念。其影响力超越了美学范畴,激发了一个曾经被忽视的社区的城市复兴 ,带来了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动。
+ 3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948/ge-la-ci-mei-zhu-guan-li-shi-di-biao-zhong-de-you-hao-wai-xing-ke Diogo Borges Ferreira
2025年2月15日
© Farah Fervel
谁会想到,一面如此光滑亮丽的刚刷过漆的墙,背后竟隐藏着如此严重的问题?涂料是为室内外空间增添美感和保护的最后润色之一。但在这层色彩之下,却隐藏着一层无形的外衣,它悄无声息地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累积,甚至进入我们的身体。瑞士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建筑涂料是海洋、河流和其他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最大来源之一。这些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通过风化作用进入生态系统,在海洋和陆地动物体内累积,并最终进入人体。尽管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仍在研究中,但目前的证据表明,持续接触可能会导致各种身体和代谢健康问题。然而,可持续的替代品正在涌现,为创造更健康的空间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可能。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954/mei-bi-tu-shua-du-yin-cang-zhao-e-wai-dai-jie-wo-men-zheng-zai-shi-yong-de-wei-su-liao-tu-ceng Eduardo Souza
2025年2月09日
Lucien Cornil Student Residence / A+Architecture. Image © Benoit Wehrlé
学生宿舍 在过去一个世纪经历了显著的变革。曾经,它被视为一种实用主义的必需品,为学生 提供住所和基本生活设施,但如今,这种建筑类型已发展演变,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城市需求。以勒·柯布西耶 在巴黎国际大学城 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为起点,学生宿舍反映了建筑、城市主义和社会变革的更广泛趋势。
如今,这些建筑必须满足高度多样化和流动性强的人群的需求,同时应对负担能力 、人口密度和年轻人生活标准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压力。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学生流动性的增加,大学现在面临设计宿舍的挑战,这些住房不仅要功能齐全,还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促使人们提出了更加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既促进了隐私,又促进社区生活 。
+ 5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016/cong-xian-dai-zhu-yi-dao-duo-yuan-wen-hua-zhu-yi-xue-sheng-zhu-su-de-li-shi-yan-bian Diogo Borges Ferreira
2025年2月08日
The Frankfurt Prototype / Barkow Leibinger © Wolfgang Stahr
原型设计在汽车设计和技术等领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些领域中,通过迭代开发可以进行测试、优化和创新。它涉及创建初步模型或早期版本,以便在进入最终生产阶段之前验证概念和完善解决方案。这一阶段对于发现缺陷、优化设计、降低风险至关重要,能够在最终实施时节省时间和资源。然而,在建筑领域,原型设计仍是一种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工具。尽管建筑项目本身存在独特的挑战,无论是项目规划方面的、气候方面的,还是与场地条件相关的,原型设计所能带来的好处却是非常显著的。它为建筑师提供了以有形、可测量的方式尝试新材料、验证施工方法和测试空间配置的机会。因此,它不仅减少了创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还推动了大胆且高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在美学、功能和可行性之间实现了更加稳健的平衡。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5710/wo-men-shi-fou-ying-gai-geng-duo-di-dui-jian-zhu-jia-gou-jin-xing-yuan-xing-she-ji Eduardo Souza
2025年2月07日
ARCHMA Studio 设计的 The Aebayah Roundabout项目. 图片 Mujassam Wattan
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建筑、公共空间和艺术交织在一起,塑造着人们的体验。雕塑和地标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了文化联系,增强了功能性和美感。它们定义了城市的身份,同时促进了社区互动和公民自豪感。
在沙特阿拉伯的胡拜尔,公共艺术在重塑城市景观方面发挥了变革性作用,如 Alarda、Alkhobar Memory、Aebayah 环岛和 Albairaq 环岛等项目。这些项目中的许多都是在 Mujassam Wattan 竞赛(MW 奖) 的推动下完成的,它们凸显了将艺术融入城市设计的深远影响。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5095/diao-su-he-di-biao-zai-cheng-shi-kong-jian-zhong-de-bian-ge-li-liang-yi-sha-te-a-la-bo-hu-bai-er-wei-li Rene Submissions
2025年2月06日
希尔科拉别墅 / ArquitecTava + Grupo Culata Jovai. 图片 © Leonardo Méndez
是什么让一座建筑成为“建筑”?区分建筑与单纯实用性建造的永恒争论中,经济适用房和社会住宅 往往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引发了不同的观点碰撞。在拉丁美洲语境 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这里的独特条件远远超越了成本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因外力所致还是无可避免的限制。有限的融资渠道、自建房的普遍现象以及非正式住区 的蔓延,这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塑造了当地的建筑环境。这种动态催生了一种美学风格,一定程度上,它挑战了传统“优质建筑 ”的概念。在拉丁美洲的城市景观中,裸露材料成为了一种显著特征,将功能性、现实性和设计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4520/yuan-shi-xu-shi-la-ding-mei-zhou-jing-ji-gua-yong-fang-zhong-de-luo-lu-cai-liao-mei-xue Enrique Tovar & José Tomás Franco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