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ArchDaily,您同意接受我们的合约条款,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Cookie政策.

如果想拥有最佳网站服务体验,请注册.

主页

使用 ArchDaily,您同意接受我们的合约条款,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Cookie政策.

如果想拥有最佳网站服务体验,请注册.

  1. ArchDaily
  2. 新闻

新闻

SANAA事务所公布台中绿美图最新照片

台中绿美图由 SANAA 建筑事务所设计,也是 SANAA 迄今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项目位于中国台湾第二大城市台中,将图书馆与艺术博物馆融为一体,建立一个呈现全新机构模式的综合文化设施,预计将于 2025 年 12 月 13 日正式开放。台中绿美图坐落于中央公园北侧,该公园占地 67 公顷,位于 254 公顷的水渚经贸园区内。项目位于该重建区的核心地带,被誉为 2025 年台中最重要的文化项目之一。SANAA 的设计理念是“公园里的图书馆,森林里的美术馆”。台中绿美图由八座相连建筑组成,与景观巧妙融合。建筑被抬升至地面以上,使自然光和公园微风自由地穿过绿荫广场,为四面八方提供开放通透的通道。

SANAA事务所公布台中绿美图最新照片 - Image 1 of 4SANAA事务所公布台中绿美图最新照片 - Image 2 of 4SANAA事务所公布台中绿美图最新照片 - Image 3 of 4SANAA事务所公布台中绿美图最新照片 - Image 4 of 4SANAA事务所公布台中绿美图最新照片 - 更多图片+ 12

“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者俞孔坚于巴西空难中不幸离世

被誉为“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者的中国先锋景观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俞孔坚辞世,享年 62 岁。据路透社报道,上周,俞孔坚刚刚亮相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的开幕活动,而本周二,他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湿地拍摄一部关于自己作品的纪录片时,不幸遭遇空难身亡。

作为生态城市主义的全球公认倡导者,俞孔坚的“海绵城市”理念于 2013 年被中国采纳为国家政策后,他在国际上声名鹊起。该理念优先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湿地、公园和透水路面,以吸收和滞留雨水。这种创新方法与传统混凝土基础设施形成鲜明对比,为城市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以应对城市内涝并加速应对气候变化。此后,他的理念已在全球数百个城市得到实施

“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者俞孔坚于巴西空难中不幸离世 - Imagem 1 de 4“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者俞孔坚于巴西空难中不幸离世 - Imagem 2 de 4“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者俞孔坚于巴西空难中不幸离世 - Imagem 3 de 4“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者俞孔坚于巴西空难中不幸离世 - Imagem 4 de 4“海绵城市”概念提出者俞孔坚于巴西空难中不幸离世 - 更多图片+ 1

JKMM 赢得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竞赛

JKMM Architects 赢得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国际设计竞赛,该博物馆计划建于赫尔辛基历史悠久的南港,是一座标志性的滨水项目。

JKMM 赢得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竞赛 - Image 1 of 4JKMM 赢得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竞赛 - Image 2 of 4JKMM 赢得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竞赛 - Image 3 of 4JKMM 赢得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竞赛 - Image 4 of 4JKMM 赢得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竞赛 - 更多图片+ 11

野火对建筑规范的影响:对近期洛杉矶火灾的反思

加州这场破坏力极强的野火已持续燃烧近三周,各方全力投入灭火行动并努力减轻进一步损失。在消防员奋力控制剩余火势之际,这座城市正严阵以待,迎接今冬首场强降雨,人们担忧洪水和山体滑坡可能加剧已造成的巨大破坏。

面对这些挑战,这场野火在地方和全球层面引发了广泛反思。人们开始讨论保险体系、消防基础设施、水资源、全球变暖在高风速火灾条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景观设计(特别是非本地植被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等话题。

野火对建筑规范的影响:对近期洛杉矶火灾的反思 - Imagen 1 de 4野火对建筑规范的影响:对近期洛杉矶火灾的反思 - Imagen 2 de 4野火对建筑规范的影响:对近期洛杉矶火灾的反思 - Imagen 3 de 4野火对建筑规范的影响:对近期洛杉矶火灾的反思 - Imagen 4 de 4野火对建筑规范的影响:对近期洛杉矶火灾的反思 - 更多图片+ 3

威尼斯建筑细节101:卡洛·斯卡帕与大卫·奇普菲尔德的跨时空对话

威尼斯,这座被无与伦比的建筑之美所环绕的城市——仅举几例,就有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的恢弘壮丽、圣马可广场的开阔气派,以及里亚尔托桥(Rialto Bridge)的典雅风姿 —— 人们很容易沉醉于那些标志性的景观意象与城市空间的壮美之中。然而,人们可能会忽略,在威尼斯建筑肌理的细节处理中,那些静谧却同样精湛的匠心所在。除了这些宏伟景观,这座城市还以其蜿蜒曲折的小巷、狭窄幽深的运河和充满活力的街头生活而丰富多姿 —— 每一处都为威尼斯独特的文化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这些备受赞誉的元素之中,却隐藏着一些往往被人忽视的、微妙却非凡的建筑细节。这些细节值得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因为它们展现出另一种精湛技艺 —— 这种技艺植根于材料的精准运用、工艺的匠心独运,以及与城市生活节奏的紧密契合。

距离标志性的圣马可广场仅几步之遥,两位建筑大师正展开一场静谧的建筑对话。步行短短一分钟内,两座精心雕琢的建筑便近在咫尺:一座是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设计的奥利维蒂(Olivetti)展示厅,这座建筑长久以来都是建筑师与设计师心中的圣地;另一座则是近期重新开放的旧行政官邸大楼(Procuratie Vecchie),由大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修复完成。深入探究这两座建筑中蕴含的细节,便会发现一场跨越时空的精彩交流 —— 这场交流通过材料语言、空间精度以及对工艺的执着坚守而得以呈现。

威尼斯建筑细节101:卡洛·斯卡帕与大卫·奇普菲尔德的跨时空对话 - Image 1 of 4威尼斯建筑细节101:卡洛·斯卡帕与大卫·奇普菲尔德的跨时空对话 - Image 2 of 4威尼斯建筑细节101:卡洛·斯卡帕与大卫·奇普菲尔德的跨时空对话 - Image 3 of 4威尼斯建筑细节101:卡洛·斯卡帕与大卫·奇普菲尔德的跨时空对话 - Image 4 of 4威尼斯建筑细节101:卡洛·斯卡帕与大卫·奇普菲尔德的跨时空对话 - 更多图片+ 11

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馆:内在性,旨在实现地域平衡的建筑构想

《内在性:旨在实现地域平衡的建筑构想》第 19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展览的主题。该展览由加利西亚建筑师 Roi Salgueiro Barrio Manuel Bouzas Barcala, 联合策展,展馆中央展厅所呈现的项目旨在“探索西班牙建筑脱碳的关键策略”。

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馆:内在性,旨在实现地域平衡的建筑构想 - Image 80 of 4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馆:内在性,旨在实现地域平衡的建筑构想 - Image 81 of 4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馆:内在性,旨在实现地域平衡的建筑构想 - Image 82 of 4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馆:内在性,旨在实现地域平衡的建筑构想 - Image 77 of 4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西班牙馆:内在性,旨在实现地域平衡的建筑构想 - 更多图片+ 92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

关注 ArchDaily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