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Daily
Architecture Classics
Architecture Classics
2017年9月23日
© Flickr user: Rory Hyde (CC BY-NC-SA) + 8
1981年,新上任的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coisMitterrand)发起了一项遍及整个法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运动,其中最为出名的项目便是对卢浮宫的整修和重建。
https://www.archdaily.cn/cn/879905/ad-jing-dian-lu-fu-gong-jin-zi-ta-ru-kou-bei-yu-ming Eduardo Souza
2017年9月14日
未实现的威尼斯议会大厦(Palazzo dei Congressi)模型
威尼斯市多年来一直陷入进步与传统主义之间的拔河,特别是自1846年建成铁路高架桥以来,这个岛屿城市第一次与意大利大陆联系了起来。[1] 一个多世纪以后,威尼斯政府委托路易·康 设计了一座新的城市议会大厦。康的设计,虽然同时照顾到了威尼斯和意大利的历史,也没能幸免于这场拔河之争。
https://www.archdaily.cn/cn/879168/ad-jing-dian-wei-ni-si-yi-hui-da-sha-lu-yi-si-star-kang Luke Fiederer
2017年9月06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79163/adjing-dian-luo-bin-wu-de-hua-yuan-alison-and-peter-smithson Sofia Balters
2017年8月26日
© Flickr User: seier + seier + 9
鲍斯韦教堂(The Bagsværd Church)建成于1976年。虽然并不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此教堂却是这位建筑师(当时)在新规格上颇具创造力的作品。乌松设计让教堂的外表并不显眼,但是其内部形态却甚是撩人。
https://www.archdaily.cn/cn/878456/ad-jing-dian-bao-si-wei-jiao-tang-yue-en-star-wu-song Igor Fracalossi
2017年8月16日
A typical station entrance in the Paris Métro. ImageVia Pixabay licensed under CC0 1.0 (Public Domain)
在巴黎的街道上,优雅矗立的新艺术风格的地铁入口,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历史遗物。这些蜿蜒的模仿着植物形态的铁艺创作,如今成为了当今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建筑标志之一。其实,由于当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对建筑师赫克托·吉玛德(Hector Guimard)应用的时下流行的新艺术建筑美学风格持保守态度,这一系列地铁入口设计作品在几十年后才获得了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声誉和荣耀。
+ 6
https://www.archdaily.cn/cn/877770/ad-jing-dian-ba-li-di-tie-ru-kou-jian-zao-shi-lu-hector-guimard Luke Fiederer
2017年8月07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774/ad-jing-dian-yun-dou-da-sha-dan-ni-er-star-bo-en-han Andrew Kroll
2017年8月07日
© Wikimedia Commons user Gunnar Klack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 Image Courtesy of Gunnar Klack
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Beinecke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藏在石质的外壳之下,是世界上收藏重要古籍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在1963年开幕,以其半透明的大理石立面及其内部的玻璃藏书塔闻名,其室内惊为天人的布局事实上是由于对文学作品储藏的特殊需求。图书馆独特的设计属于现代主义流派,但却与耶鲁校园内其他复兴风格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慢慢彰显其价值,如今其大胆的风格为人称道,然而在当时曾被视为对传统的蔑视与迫害。
+ 10
https://www.archdaily.cn/cn/877169/ad-jing-dian-bai-nei-ke-gu-ji-shan-ben-tu-shu-guan-gordon-bunshaft-som Luke Fiederer
2017年8月06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72748/ad-jing-dian-sheng-shi-zi-jiao-tang-chapel-of-the-holy-cross-richard-hein Megan Sveiven
2017年8月05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768/adjing-dian-ke-lai-si-le-da-sha-william-van-alen Megan Sveiven
2017年8月01日
视频
© Ezra Stoller/Esto
感谢Off!,下次你闻到 Glade 空气清新剂的味道或者躲避讨厌的蚊子的时候请想想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他的作品——1950年的威斯康星州拉辛(Racine)市总部的约翰逊研究大楼是发明了许多里程碑式产品的地方。
+ 30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773/ad-jing-dian-scyue-han-xun-zha-yan-jiu-da-lou-fu-lan-ke-star-lao-ai-de-star-lai-te Michelle Miller
2017年7月23日
© Flickr user IK's World Trip
与传统的米兰周边环境相比,Pirelli 塔是意大利现代摩天大楼最早范例之一。 那座127米高的塔于1958年至1995年,是意大利最高的建筑,也被亲切的称为 ”Il Pirellone” (The Big Pirelli)。由建筑设计师Gio Ponti和工程师Pier Luigi Nervi率领的建筑设计,设计的是一个锥形的平面,而不是美国普遍存在的传统直线体积——在摩天大楼缺乏实验的时候鼓励更多的创作自由。
+ 9
https://www.archdaily.cn/cn/874037/adjing-dian-bei-nai-li-ta-lou-gio-ponti-pier-luigi-nervi Denim Pascucci
2017年6月17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72633/adjing-dian-lang-xiang-jiao-tang-le-star-ke-bu-xi-ye Andrew Kroll
2017年6月16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767/adjing-dian-di-da-tong-man-ha-dun-yan-chang-somshi-wu-suo Andrew Kroll
2017年6月15日
The white plaster walls and sweeping terraces of Himeji-jo inspire its other name, “Castle of the White Heron.” . ImageCourtesy of Wikimedia user Oren Rozen (licensed under CC BY-SA 4.0)
看着锃光瓦亮的白色墙壁和典雅精致的露台屋顶,人们很容易忘记姬路城堡(HimejiCastle)是作为防御堡垒而建。坐落于姬路市(Himeji)的两座山顶上,这座又称姬路(Himeji-jo)的旧时堡垒,是十五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幕府阁统治下早期留下的最伟大的日本堡垒建筑。虽然城堡从未经历过战争,但其精心设计的防御措施代表了当代建造出的的最佳战略设计。这些设计措施已经过时,但城堡原始而积极的美学设计观念却并没有,这也使得它被尊称为“白鹭城堡”(Shirasagi-jo – “Castle of the White Heron.”)。
+ 9
https://www.archdaily.cn/cn/872932/ad-jing-dian-ji-lu-cheng-chi-tian-hui-zheng Luke Fiederer
2017年6月14日
© Laurian Ghinitoiu
1947年8月15日,在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前夕,一道殖民政府的指令改变了这片次大陆接下来60多年的命运。为了将小部分穆斯林人群从占大多数印度教人群中保护下来,即将离开的殖民政府领导人将印度西北部和东部部分领土划作穆斯林区。分布在各地的穆斯林信徒有近1亿的人口,他们被要求在73日之内迁移到被划分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共和国。被西里尔·拉德克利夫爵士(Sir Cyril Radcliffe)(一位在殖民政府中的英国人,因为无视印度本土历史与文化,并以此作为他办事不偏不倚的保障而出名)在当时在地图上画下现今这几个国家的边界线,班贾布区(Punjab )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线一分为二,而后者保有了区域首府拉合尔(Lahore)的统治权。因此,班贾布需要设立一个新首府:一个既可以满足区域内物流输送要求,也可以成为一个可以向世界宣布现代、繁荣、独立的新印度时期到来了的城市。[1]
+ 54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529/adjing-dian-le-star-ke-bu-xi-ye-zai-yin-du-chang-di-jia-er-de-cheng-shi-gui-hua Luke Fiederer
2017年6月14日
View of Woolworth Building and surrounding buildings (ca. 1913), via Wikimedia Commons
伍尔沃斯大楼,建于1913年,是一幢创新的、高雅的早期摩天大楼。它在纽约天际线上标志性的形态持续到了今天。历史主义的外在包裹着一个现代的钢结构大楼,它体现了那个时代现代化精神的进步与设计仍然不敢完全挣脱过去事物的犹豫。卡斯·吉尔伯特 (Cass Gilbert ),伍尔沃斯大楼的建筑师,坚信设计师应该“与我们自有的文明模式或者说我们所传承的美好事物相交织在一起”。伍尔沃斯大楼是反映纽约市逐步提高的经济发展优势的绚丽纪念碑,它被称为“商业大教堂”。
+ 30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563/adjing-dian-niu-yue-wu-er-wo-si-da-lou-qia-si-star-ji-er-bo-te Michelle Miller
2017年6月12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316/adjing-dian-suo-luo-men-star-r-star-gu-gen-hai-mu-bo-wu-guan-fu-lan-ke-star-lao-ai-de-star-lai-te Adelyn Perez
2017年4月22日
© David Shankbone
这可能是过去五十年里最重要的一个建筑细部。1984年菲利普·约翰逊( Philip Johnson )和约翰·伯吉( John Burgee ) 设计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AT&T Building)(现在的索尼大厦(SonyTower))从曼哈顿中城的麦迪逊大道的摩天楼玻璃海洋中无畏地浮现,它头部开放的三角形山墙单枪匹马地把建筑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它的顶端。这个对历史引用堪称游戏性的布局明确反驳了现代主义的观念,并预示着建筑将由设计而不是意义决定的主流观念即将来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AT&TBuilding)并非第一个这样类型的建筑,但是它绝对以最高姿态骄傲地宣布了建筑正在经历一个新进化阶段的成熟期:后现代主义 正式到达了世界的舞台。
https://www.archdaily.cn/cn/869754/adjing-dian-mei-guo-dian-hua-dian-bao-da-lou-at-and-t-building-fei-li-pu-star-yue-han-xun-he-yue-han-star-bo-ji David Lang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