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疫情下,朱锫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教育的反思

朱锫,中国建筑教育以及建筑实践上的一线工作者。2005年成立朱锫事务所,一直专注文化建筑的探索与实践,秉承艺术、实验的创作态度,基于“自然建筑”的理念,创作并实践了一系列富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建筑作品,有15个建成艺术博物馆和文化项目。

2018年开始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在2018年美院建校百年之际,举办“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的论坛主题,邀请50多位国内外建筑师和学者,探讨当下境况,分享面对挑战的思考与应对。

本次采访与朱锫共同讨论疫情后,城市公共空间面临怎样的设计挑战,以及未来设计的发展。同时面对远程教学,如何适应性更改教学策略。

寿县文化艺术中心 © 苏圣亮

ArchDaily(韩爽)一直在思考哪些建筑问题?您觉得您在建筑设计中的使命是什么?

朱锫:多年来,我一直在倡导“自然建筑(Nature Architecture)”。所谓的自然建筑,并不是讲景观建筑和绿色建筑,而是一种自然的态度,或者说是挖掘建筑背后的自然建构法则,让建筑与当地的文化、地理、气候、自然建立某种血缘关系。

寿县文化艺术中心 © 苏圣亮

“自然建筑”的主要思考是:根源与创造,让建筑,一方面,可以根植于某种特定的土壤,即与特定的文化、气候自然环境相联系,而不是无论在哪建筑都是一样。另一方面,建筑是艺术,创造新经验是它的自然属性。

寿县文化艺术中心 © 朱锫建筑工作室

ArchDaily: 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发生了变化,您有新的设计思考吗?

朱锫: 突如而来的疫情,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刚开始,我们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对于大众来说,心理受到了冲击,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从历史角度看,这样的疫情并不是第一次,实际上人类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疫情,还有自然灾害等冲击,它可能是一段时间发生的,我们还要面对未来。疫情对大多数人的居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我们对空间有着明确的定义,居住空间、学习空间、工作空间,私密环境、公共环境等,这几个月来的疫情,让我们思考人居环境应该如何智慧的应对。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工作室

疫情下,朱锫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教育的反思 - 更多图片+ 17

艺术家的工作方式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完全交织在一起,这样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人居环境到底意味着什么?空间可以带来怎样的可能性?不仅仅是疫情,未来随着虚拟网络的发展,肯定会颠覆我们对现有居住建筑的理解。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工作室

ArchDaily: 很多人产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恐惧,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恶化,如何共同生活,是全球建筑师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您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有很多实践,您如何思考这个问题?

朱锫:疫情表面上让我们萎缩在自己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采用一种虚拟的见面方式,颠覆了过去的方式,公共空间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但仔细想,人与人之间实体交往、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才是未来发展,对疫情作出的自闭自然反应是一段时间内的。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可以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也许“聪明”的建筑,“智慧”的公共空间,会减少这样疫情发生概率,我们需要更多思考如何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模型 © 朱锫建筑工作室

ArchDaily: 目前很多美术馆都举行线上展览,一种新类型出现,会不会以后就不需要美术馆这样的实体物理空间?

朱锫:我认为不可能。线上展览和线下展览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幅油画,当你站在它的前面,它的油彩味道、它的质感以及一幅原作给你带来的想象力和线上虚拟展览是完全不同的,虚拟无法真正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这也就是人的感受不仅仅有视觉,还有听觉、触觉、味觉,当所有感觉叠加时才是完整的感受,这种感受,在线上无法完成。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工作室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工作室

ArchDaily: 这种状态对建筑语言上有影响吗?

朱锫:有。当我们被隔离时,我们还有一种渴望,是不被隔离,渴望回到过去的状态。这次疫情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关系,即对气候自然环境的重视,与场地建立深刻的血缘关系。从建筑语言角度,从内外分明到虚实相生,模糊建筑与环境边界。比如,现在我们习惯了每天起床后开窗通风,以一种非技术的生态节能的方式,寻求与自然之间的交往方式。这次疫情,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态度的映射。

民生当代美术馆 © CreatAR Images

疫情下,朱锫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教育的反思 - 更多图片+ 17

ArchDaily: 作为中央美院建筑系院长,现在美院上课状况如何?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及工具教学?生活空间受限,如何让学生的思维不受限?面对疫情带来的不便,有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调整吗?

朱锫:中央美院在这方面开始的很早,在春节期间,我们都开始思考,面对疫情,我们如何创造性的运用网络教学,寻找各个学科教学方法。针对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基于美院艺术院校特点,我有三点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郑思宇在家用胡萝卜根茎搭建模型过程

第一,网络教学,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独立思考、广泛阅读的可能性。疫情虽然阻碍了师生之间在物理层面的直接接触,但却给个人创造了更加独立的环境和思考空间。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对知识的涉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 所以换一个角度看,也可顺势而为,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刘亦安在家用面粉制作模型过程

第二,教学更加注重观念和概念的思考,而不是形式上的。中央美院学生很多是艺术生,对形式的敏感度和驾驭度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我们的优势,同样也容易忽略形式背后的内容,造成“重形式、轻内容”。疫情期间,学生们已经不可能在大尺度的实体模型上着力和精雕细琢,取而代之,用简单、朴素、抽象的概念模型去探索形式背后内容的意义,将注意力转移到表达形式背后的想法。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刘甜梦作品

前些天我刚刚参加了建筑学院大四实验班的期末评图,执教的老师是罗德岛艺术学院的知名教授Peter Tagiuri 和我们学院年轻老师刘焉陈、张茜联合执教。实验班的课题在全球疫情扩散的今天十分耐人寻味,“基于日常事物,介入建筑、城市生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回归本源,触及建筑本质,用自己日常生活的视角与经历,建构建筑形式背后的意义和内容。学生们用最朴素常见的材料搭建模型,概念而轻松,而其背后的观念却令人启发和富有创造性。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Dominik作品

第三,感悟建筑艺术的属性,接近建筑艺术的实质。建筑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时间、空间的艺术。我自己认为,建筑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和音乐、电影十分接近,用时间塑造空间经验。我一直在要求学生通过视频影像来表达设计理念,将时间加入到建筑中。网络和影像技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中知识整合的优势,用影像和实体概念模型的结合,培养学生对建筑经验、时间、流动的艺术特点的感悟能力。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武逸飞作品

ArchDaily: 您觉得线上教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朱锫: 对全世界所有建筑学校来说,全球疫情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们以往建筑教学的传统认知,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教学的新生事物,让全球建筑院校不得不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何顺应网络特征,探索实验建筑艺术教学的新思维,这着实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景琰斐作品

疫情期间网路教学的优势是使学生可以更方便自由地参与不同领域的分享和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教学单元的空间边界,使建筑学院的课程与其他院系课程交叉互鉴,也可以让更多优秀课堂走向社会。比如中央美院即将举办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线上毕业展都会对社会开放。我们在探索一个新的适应学科特点的线上教学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生:熊紫焰在家用快递包装搭建模型过程

ArchDaily: 未来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给全球建筑师、建筑学教师和学生的建议

朱锫:全球气候变化是建筑学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危机,疫情是气候变化中的一面,归根结底,人类是否对赖以生存的自然有敬畏之心,不在自以为是的建设和建造我们的城市和建筑。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应该通过节能的、智慧的、人性的态度,去研究思考如何保护自然,建构未来生存空间。在全球技术为主导的建筑学发展的今天,对于中国的建筑师、从业者和学生,如何用东方原生态的自然哲学智慧,反思建筑的未来尤为重要。

图片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韩双羽. "疫情下,朱锫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教育的反思" ["We Should Treat Nature Sustainably": Zhu Pei Explores COVID-19's Impact on Design and Education] 04 6月 2020.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40962/yi-qing-xia-zhu-pou-dui-jian-zhu-she-ji-ji-jian-zhu-jiao-yu-de-fan-si>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