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路易斯安那电视台访谈中,享誉全球的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分享了他对建筑的见解、个人成长经历,以及他对社会责任建筑的执着追求。坂茂以其对纸材、木材等创新材料的运用而闻名,他的职业生涯很大一部分都致力于为灾区和流离失所的人群提供建筑解决方案。

坂茂的建筑兴趣萌芽于童年时代,受到木匠技艺的吸引。然而,在备考艺术大学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的作品,这促使他前往纽约库珀联盟建筑学院(Cooper Un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深造。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他的关注点从私人委托逐步转向全球性议题,投身于人道主义建筑项目。

“我总是试图通过设计来解决问题。因此,如果给我一个没有限制的预算和一片开阔的场地,我反而会无从下手。我总是尝试在条件中找到优势和劣势,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坂茂
在建筑领域,坂茂最具影响力的贡献之一,是他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探索的纸管结构。这种材料廉价、轻便且易于获取,成为他设计灾后临时庇护所的核心手法。他最早的大规模人道主义项目是 1994 年为卢旺达难民设计的纸管避难所,该项目与联合国难民署(UNHCR)合作完成。此后,他的足迹遍布全球,为土耳其、叙利亚灾民提供援助,并在乌克兰难民安置项目中推广可负担住房方案。

“我总是尝试利用建筑所在的环境和背景。我喜欢分析现有条件,并将这些因素融入建筑设计,创造内外相融的空间。”——坂茂
在访谈中,坂茂还谈及了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并善用资源。他表示,自己并不会追随潮流,而是专注于针对特定项目的实际需求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他的公益项目中,也延伸至文化和公共建筑领域,例如法国的蓬皮杜梅斯分馆(Centre Pompidou-Metz)和瑞士的 Swatch / Omega 总部园区(Swatch/Omega Campus),这些项目均强调可持续材料的运用与适应性设计。

尽管坂茂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可持续建筑的原则,但他曾表示,自己的首要目标并非追求“绿色建筑”,而是致力于减少浪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筑解决方案。目前,他的职业生涯及建筑理念已被收录至由菲利普·乔迪迪奥(Philip Jodidio)撰写、Taschen 出版的《坂茂:完整作品 1985 至今》(Shigeru Ban: Complete Works 1985–Today)一书。该书系统梳理了坂茂的多元建筑实践,从灾后安置建筑到创新型公共建筑,全面呈现了他的设计思维及职业演变过程。

建筑师的访谈不仅提供了对个体创作过程与设计理念的深入理解,也展现了建筑如何影响社会。在其他类似的访谈中,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在路易斯安那电视台采访中谈及海边生活的挑战与灵感,他形容海洋环境“既严苛又坚韧”;建筑师阿里·卡里米(Ali Karimi)则在访谈中探讨了“在不安定的时代创造建筑”,强调建筑师在应对社会政治紧张局势中的作用。此外,2024 年奥贝奖(Obel Award)获奖团队 Colectivo C733 也在采访中提出:“建筑是一种慷慨的事业”,并分享了他们在推动社区建设与包容性设计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