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Daily
新闻
新闻
2025年6月11日
渲染图 ©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由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设计的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 拉赫博物馆(Muzej Lah)将于 2026 年夏季在斯洛文尼亚 的布莱德(Bled) 正式开放。该博物馆 坐落于尤利安阿尔卑斯山脉的山麓地带,将收藏拉赫基金会(Fundacija Lah)的艺术 藏品,这些藏品由斯洛文尼亚慈善家伊戈尔·拉赫(Igor Lah)和莫伊卡·拉赫(Mojca Lah)历经三十余年精心打造。随着该机构的开放,这些藏品将首次向公众开放展示。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026/david-chipperfield-architects-designs-lah-contemporary-art-museum-near-lake-bled-in-slovenia Reyyan Dogan
2025年6月10日
Estonian Pavilion "Let me warm you" © Joosep Kivimäe
爱沙尼亚 文化部推出装置艺术与展览“让我温暖你” ,该展览由建筑师凯蒂·利格(Keiti Lige)、埃莉娜·利瓦(Elina Liiva)和海伦娜·曼纳(Helena Männa)策划,作为爱沙尼亚馆参展第 19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2025 年 5 月 10 日至 11 月 23 日)。爱沙尼亚馆旨在探讨当前的隔热驱动型改造是否仅是为了满足欧洲能源目标的合规措施,还是能够成为提升大规模住宅区空间与社会品质的契机。
+ 50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022/2025-nian-wei-ni-si-shuang-nian-zhan-ai-sha-ni-ya-guan-tong-guo-li-mian-zhuang-zhi-dui-da-xing-bao-wen-xiang-mu-ti-chu-zhi-yi Antonia Piñeiro
2025年6月07日
Re-Defining of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Historical District by AECOM . Image © Chill Shine
城市绿化空间被认为是减轻城市环境日益升高的气温带来的影响的最合适和最可行的方式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城市面对更频繁、更极端的热浪,将城市居民置于危险。许多城市正在采用措施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当原始自然地面覆层被诸如人行道和建筑物等吸收和储存热量的表面所取代时,就会产生这种影响。这种效应会使该区域较于周边环境的温度升高几度。城市的“微环境”受到这种现象以及一系列经常被忽视的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得调整气候措施有效,需要考虑到所有的因素。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87121/zhan-lue-xing-lu-di-kong-jian-ru-he-chong-fen-li-yong-qi-leng-que-xiao-guo Maria-Cristina Florian
2025年6月06日
Andamio Vivo - Perú © Gonzalo Vera Tudela De Montreuil
第 19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 5 月 10 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平台,用于探讨全球建筑的现状,并引发关于建筑学领域如今所面临的挑战的讨论 —— 这些挑战既有全球共通的,也有各个地区所特有的。本届双年展由总策展人、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拉蒂(Carlo Ratti)提出主题“智慧·自然·人工·共生” ,该主题邀请人们反思建筑与其他领域(如艺术、人工智能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强调地域、景观以及最重要的是共同塑造我们建成环境的人们的重要性。
+ 1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899/2025-nian-wei-ni-si-shuang-nian-zhan-shang-de-la-ding-mei-zhou-tan-xun-di-yu-ji-yi-yu-yuan-gu-zhi-hui-yi-gou-zhu-dang-xia Paula Pintos
2025年6月04日
VIDEO
DROPCITY 是一个雄心勃勃且开放包容的建筑与设计平台,坐落于米兰中央火车站后方曾被废弃的 Magazzini Raccordati 隧道区域内。该项目由意大利建筑师兼研究员安德烈亚·卡普托(Andrea Caputo)于 2018 年发起,并自 2024 年起实现永久开放。它将 40000 平方米的空间重新规划为公共画廊、生产工坊、原型制作实验室以及研究空间。作为该平台的创始人,安德烈亚·卡普托在 2025 年米兰设计周期间,接受了ArchDaily 执行主编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弗洛里安(Maria-Cristina Florian)的专访,共同探讨了 DROPCITY 的愿景与规划,以及该平台与米兰这座城市及其活跃的建筑界之间的紧密联系。
+ 11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784/he-xin-li-nian-zai-yu-rang-nei-rong-xiang-ge-chong-ke-neng-xing-chang-kai-da-men-dui-hua-dropcity-chuang-shi-ren-an-de-lie-ya-star-qia-pu-tuo Antonia Piñeiro
2025年6月04日
DS+R, V&A East Storehouse © Hufton + Crow
由 Diller Scofidio + Renfr o 建筑事务所与英国 Austin-Smith:Lord 建筑事务所合作设计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东区仓储空间 将于明天( 2025 年 5 月 31 日)在伦敦 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开放。该空间重新构想了博物馆、档案馆的可能性。它彻底颠覆了博物馆仓储的传统概念,邀请参观者前来探索、参与互动,人们只需提前在线预订,就能从超过五十万件藏品中指定观看特定物品,藏品范围从古埃及鞋子到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设计的室内装饰应有尽有,这一全新的文化模式让公众能够接触到国家收藏品。
+ 1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780/diller-scofidio-plus-renfro-wan-cheng-wei-duo-li-ya-yu-ai-er-bo-te-bo-wu-guan-v-and-a-dong-qu-cang-chu-kong-jian Reyyan Dogan
2025年6月02日
马岩松:建筑与情感——鹿特丹新研究所展览 © Ossip van Duivenbode
“马岩松:建筑与情感”展览已在荷兰国家建筑、设计与数字文化博物馆——鹿特丹新研究所开幕。该展览呈现了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及其在全球享有盛誉的事务所 MAD 建筑事务所的作品。展览精选了 MAD 国际项目组合中的部分项目,探讨该事务所如何通过受自然启发且以感官体验为指引的形式,挑战传统建筑范式。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6 月 26 日(星期四),马岩松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鹿特丹新研究所举办的“与……共度一晚”公共活动,届时他将与陈伯康(Aric Chen)探讨自己的设计理念。
+ 16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680/ma-yan-song-jian-zhu-yu-qing-gan-zhan-lan-yu-lu-te-dan-xin-yan-jiu-suo-nieuwe-instituut-kai-mu Reyyan Dogan
2025年6月01日
Meles Zenawi Memorial Park / Studio Other Spaces © Studio Other Spaces
在建筑领域 应对由生态紧迫性 、社会变革以及技术加速发展 所塑造的快速变化的世界时,“智能”这一概念正发生转变。智能不再局限于个体的认知或人工计算 ,它还可以源自文化记忆、集体实践以及自适应系统。从这一更广泛的层面来看,建筑成为一个融合的领域,在这里,自然智能、人工智能与社会智能相互交织,为设计和建造提供新的途径。
本土传统 蕴含着数代人的环境知识,这些知识通常通过与当地条件精准适配的材料、建造技术和空间逻辑来传承;参与式平台将决策权扩展到更广泛的社区,让社区成员能够参与塑造他们所处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重新分配主导权;而计算过程则能实时模拟并响应复杂数据,具备分析、模拟和应对环境、社会或行为等复杂变量的能力,从而提供新的适应形式。
+ 2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651/mai-xiang-duo-yuan-zhi-neng-jia-gou-ji-ti-zhi-shi-ru-he-su-zao-jian-cheng-huan-jing Diogo Borges Ferreira
2025年5月30日
DIAGRAMS, a project by AMO/OMA at Fondazione Prada © Jonathan Yeung
在 2025 年威尼斯双年展 上,当我们谈及“智慧” 时,主展览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领域:自然智慧、人工智慧与集体智慧。尽管机器人 表演、前瞻性材料实验 (例如布恩瑟姆·普雷姆塔达的大象粪便砖,或是加拿大展出的令人着迷的超微型浮游生物)吸引了诸多目光,但有一种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集体智慧形式,便体现在档案留存这一行为之中。
多个国家馆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来展现这种集体智慧 —— 例如,西班牙馆以巧妙的方式玩转尺度概念,其展出的精细模型 引人入胜,令人不禁细细品读。这些精心策划的藏品不仅呈现了当下的风貌,在某些情况下,还对未来做出了预示。然而,如果不深入探讨过去,不对我们共享的空间与建筑知识进行记录和解读,那么集体智慧的潜力便无法得到完全释放。档案留存并非仅仅是保存行为,它更是一种生成性工具,用于构想新的未来。
+ 10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605/dang-an-de-zhi-hui-lun-dang-an-liu-cun-yu-jian-zhu-zhi-shi Jonathan Yeung
2025年5月29日
Pavilion of te Kingdom of Bahrain. Photo by Andrea Avezzù © 2025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由建筑师安德烈亚·法拉古纳(Andrea Faraguna )策展的巴林王国“热浪”展览 ,荣获 2025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最佳国家参与奖“金狮奖”。该奖项由国际评审团评选产生 ,评审团主席为瑞士策展人、评论家兼艺术史学家 Hans Ulrich Obrist ,成员包括南非建筑师、讲师兼策展人Mpho Matsipa 以及意大利策展人 Paola Antonelli 。颁奖典礼在双年展总部卡·朱斯蒂尼安宫(Ca' Giustinian)进行现场直播 。巴林展馆凭借针对极端高温这一紧迫议题打造的特定场地装置脱颖而出,该装置展示了根植于巴林气候现实与文化背景的被动式降温策略 。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603/ba-lin-rong-huo-2025-nian-wei-ni-si-jian-zhu-shuang-nian-zhan-zui-jia-guo-jia-can-yu-jiang-jin-shi-jiang Maria-Cristina Florian
2025年5月27日
视频
Build of Site | Danish Pavilion, Biennale Architettura 2025 © hampus berndtson
丹麦在第十九届国际建筑展 —— 威尼斯双年展 上的参展作品,探讨了重新思考和再利用现有建筑及材料如何能够应对关键的建筑挑战。此次展览由丹麦建筑中心 委托策划,建筑师索伦·皮尔曼(Søren Pihlmann )担任策展人。与双年展 “智慧、自然、人工、集体。” 这一总体主题 相契合,丹麦馆展出了名为《现场构筑》(Build of Site)的展览,该展览从再利用 和资源巧用的角度探索可持续建筑实践。《现场构筑》提出了一种理念,即优先重视资源意识以及现有结构 的潜力,这一理念在开幕式上通过一部与路易斯安那频道(Louisiana Channel )合作制作的影片进行了传达。
+ 2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489/soren-pihlmann-zuo-pin-xian-chang-gou-zhu-zai-2025-nian-wei-ni-si-jian-zhu-shuang-nian-zhan-dan-mai-guan-zhan-chu Nour Fakharany
2025年5月27日
VIDEO
建筑师安德烈亚·法拉古纳(Andrea Faraguna )是巴林王国 在第 19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国家馆 的策展人。本次展览名为《热浪》(Heatwave),是一件因地制宜的装置艺术作品,聚焦于公共空间的被动式降温策略 。其灵感源自巴林 传统建筑,并借助当代设计手法重新诠释。该展览以技术手段回应全球城市升温的挑战,这一创新性实践赢得了双年展国际评审团 的认可,并荣获本年度“最佳国家参与奖”金狮奖 。在威尼斯展览现场,ArchDaily 的编辑团队有机会与策展人 Andrea Faraguna 深入探讨展馆的创作背景、设计机制,以及他对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活动的见解。
+ 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483/shi-shi-hou-kai-fang-shi-jian-liao-yu-ba-lin-guo-jia-guan-ce-zhan-ren-andrea-faraguna-zhan-kai-dui-hua Antonia Piñeiro
2025年5月26日
Winning proposal for the Future Qatar's Permanent Pavilion © Lina Ghotmeh — Architecture, 2025
卡塔尔 宣布,总部位于巴黎的 Lina Ghotmeh — Architecture 创始人兼负责人、建筑师 Lina Ghotmeh 已被选中,负责设计卡塔尔在威尼斯双年展历史悠久的举办场地 —— 自 1895 年启用的朱代卡岛双年展花园(Giardini della Biennale)内的永久性国家馆。新建筑将坐落于毗邻图书展馆的地块上,由卡塔尔国代表谢赫·阿尔·玛雅莎殿下(H.E. Sheikha Al Mayassa)委托建造。随着该展馆的落成,卡塔尔将成为朱代卡岛 内仅有的 31 个拥有永久性展馆的国家之一,跻身拥有专属展览空间的精英国家行列。在过去 50 年里,朱代卡岛仅新增了两座国家馆:1988 年的澳大利亚馆 和 1996 年的大韩民国馆。Lina Ghotmeh 设计的卡塔尔新展馆将作为一个永久性平台,用于展示该国的艺术与建筑成就,并在每届双年展期间举办轮换展览。
+ 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370/lan-lina-ghotmeh-wei-qia-ta-er-zai-wei-ni-si-shuang-nian-zhan-giardini-zhan-qu-she-ji-de-shou-ge-yong-jiu-xing-guo-jia-guan Nour Fakharany
2025年5月25日
日本长屋 / ADX © Yosuke Ohtake
说到日本 ,首先想到的是东京繁华的街道、古老的城堡和市区内樱花盛开的河流。 然而,对于该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却很少有人讨论:Akiya ,一个日语术语,翻译为空房子。 2024 年,日本 Akiya 的数量创纪录地达到 900 万 。 一些人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口减少 。 当房屋通过家庭继承传递下来时,它们经常成为负担而不是资产。 随着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地搬到城市或住在公寓里,他们通常对住在或维护老房子没有兴趣,特别是如果它位于不太方便或农村地区。 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像东京 这样的城市看到的 Akiya 数量较少。 尽管如此,诸如使房屋适应新的地震法规的成本提高以及对空置土地征收更高的税收等问题, 仍然导致人们即使在城市地区也会放弃它们。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9635/lao-zhai-fan-xin-11-zuo-wei-xian-dai-sheng-huo-er-fan-xin-de-chuan-tong-ri-shi-zhu-zhai Moises Carrasco
2025年5月22日
Oystra, Al Marjan, Render by MIR © ZHA
Oystra 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是一个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哈伊马角阿尔马尔扬岛的 12.8 万平方米的海滨开发项目,包括 950 个住宅单元 ,以及各种购物、餐饮和休闲设施。 拉斯海玛是阿联酋 发展最快的酋长国之一,预计到 2030 年,其人口 将增加 55%,需要增加 45,000 套住房。 阿联酋的旅游业 也在经历着显著的增长,到 2030 年,游客数量预计将从 2013 年的 10 万人增加到每年 350 万人。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192/zha-ha-star-ha-di-de-jian-zhu-shi-shi-wu-suo-gong-bu-liao-a-la-bo-lian-he-qiu-chang-guo-oystrahun-he-yong-tu-kai-fa-xiang-mu-de-she-ji-fang-an Reyyan Dogan
2025年5月20日
Render of un Earthed / Second Nature / polliNATION © Honors student Failenn Aselta
作为全球最重要且参观人数众多的当代建筑展览之一,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的展出范围不仅局限于绿城花园(Giardini) 与军械库(Arsenale) 这两大主展区,而是致力于让整座城市都参与到围绕建筑领域相关议题、挑战与机遇的探讨之中。今年的双年展由卡洛·拉蒂(Carlo Ratti) 策展,围绕“智性·自然·人工·共生”(“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 ) 这一主题展开,诚邀参观者思考建筑、技术与自然如何相互交织,进而共同塑造未来。
作为今年活动的一部分,由各国及国际机构组织的 11 场相关展览围绕可持续性、文化景观、适应性建筑等主题,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这些展览遍布威尼斯 各地,为关于建筑在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推动构建更加可持续、互联互通未来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广泛讨论贡献了力量。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281/2025-nian-wei-ni-si-jian-zhu-shuang-nian-zhan-can-guan-qi-jian-ke-tan-suo-de-11-chang-huo-dong Reyyan Dogan
2025年5月18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134/guan-kan-liu-jia-kun-shan-ben-li-xian-he-da-wei-star-qi-pu-fei-er-de-zai-2025-nian-pu-li-zi-ke-jiang-de-zhu-jiang-zuo-zhong-de-yan-jiang Reyyan Dogan
2025年5月16日
Monochrome Affinity by Migliore+Servetto for NEUTRA © Carolina Gheri
2025 年米兰设计周 于 2025 年 4 月 8 日至 4 月 13 日举行。 在这五天里,米兰市 举办了以创意学科为中心的特别活动、展览、装置和讨论,包括在米兰展览中心 举行的第 63 届米兰国际家具展 。 该活动是介绍最新趋势和展示全球品牌和设计师即将推出的作品的理想机会。在新产品发布中,ArchDaily 团队挑选了一些由著名建筑师设计的产品,从照明 和家具 系统到材料 和小物件 。
+ 63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9687/2025-nian-mi-lan-she-ji-zhou-shang-14jian-zhu-ming-jian-zhu-shi-she-ji-de-jia-ju-deng-shi-he-xiao-wu-jian Antonia Piñeiro
2025年5月16日
© Atdhe Mulla
玻璃砖在建筑领域 得到了广泛应用,最终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这种材料的建筑实例包括巴黎的 Pierre Chareau 和 Bernard Bijvoet 设计的经典建筑“玻璃之家” ,以及日本的 Hiroshi Nakamura & NAP 设计的更具现代感的“透明屋” 。近年来,玻璃砖越来越受欢迎 ,不再局限于旧有的美学观念。如今它们已经演变成多功能的设计元素,为当代室内空间带来光线、质感和特色。玻璃砖能够在保持私密性的同时扩散自然光和人造光,这重新激发了设计师的兴趣,他们正在寻找创新方法来利用自然光改善室内空间。
+ 8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932/zhe-she-guang-xian-zhong-su-kong-jian-dang-dai-shi-nei-she-ji-zhong-de-bo-li-zhuan Moises Carrasco
2025年5月13日
Son Tra Art Exhibition Center, Vietnam / Ho Khue Architects. Image © Hiroyuki Oki
一场酣畅的对话能让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但这种时间感知的加速,究竟是纯粹源于言语的交锋,还是我们周遭的空间环境也在悄然重塑着对时间的认知?总有一些空间,因其恰到好处的尺度、疏密有致的布局与氛围营造,天然适配着相聚、聆听或驻足,悄然影响着人的体验 。或许真正雕刻我们对时间感知的,并非言语本身,而是承载对话的那方天地。部分社会学理论早已超越将建筑视作“物理容器”的浅层认知——建筑本质的双重性,使其既能成为时间体验的“减速带”,也能化作“加速器”,在无形中重塑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9515/shen-xin-jian-kang-yu-man-jie-zou-kong-jian-jian-zhu-neng-fou-niu-qu-wo-men-dui-shi-jian-de-gan-zhi-fang-shi Enrique Tovar
2025年5月10日
Viwe of the engine testing facility in the Bombardier campus © Salina Kassam
庞巴迪飞机装配中心毗邻多伦多 皮尔逊国际机场,是加拿大航空航天设计的一个里程碑式项目。 它位于加拿大 最大的机场 旁边,将 70000 平方米(750000 平方英尺)的技术精度与对人的关注融为一体。 ArchDaily 的编辑Moises Carrasco 有机会与 NEUF architect(e)s 的合伙人兼公司多伦多办事处创始人 Lilia Koleva 展开交流。 Koleva 分享了她的职业历程,并反思了建立和发展 NEUF architect(e)s 多伦多办事处的挑战。 她还讨论了庞巴迪园区,将其描述为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决定性项目,以及它如何展示 NEUF 在处理大规模、技术要求高的项目的同时,保持对使用该空间的人的关注的能力 。 该项目建立在该办公室之前在工业设计 方面的专业知识之上,并扩展了其以人为中心的建筑解决方案组合。 此外 Koleva 还强调了促进合作、适应性和清晰理解客户需求的重要性; 这些都影响着她在 NEUF 的建筑和领导方法。
+ 13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9154/pang-ba-di-zai-jia-na-da-duo-lun-duo-de-hang-kong-hang-tian-yuan-qu-she-ji-lai-zi-neuf-jian-zhu-shi-wu-suo-de-lilia-koleva-de-jian-jie Moises Carrasco
2025年5月09日
前海桂湾公园 / Field Operations © Holi Photography
自从中国景观设计师、土人景观 创始人俞孔坚 提出“海绵城市 ”的概念以来,该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并于 2013 年被中国正式采纳为国家政策,用以应对城市内涝问题。这一理念优先考虑基于自然的基础设施,如湿地、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打造出多孔土壤景观 ,使本土植物能够在最少维护的情况下茁壮成长。降雨时,这些系统能够吸收并减缓水流速度,从而降低洪水风险 。相比之下,尽管传统的混凝土和管道排水解决方案应用广泛,但其成本高昂、缺乏灵活性,且需要频繁维护;有时甚至会因堵塞和溢流而使城市更易遭受洪水侵袭。
+ 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8418/xi-shou-guo-lu-chu-cun-9ge-xiang-mu-zhan-shi-hai-mian-cheng-shi-ru-he-gua-ying-qi-hou-tiao-zhan Moises Carrasco
2025年5月07日
Bunker St. Pauli. Image © Frank Schulze Kommunikation
适应性再利用不仅涉及多个行为领域和学科,还需要解读来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相对立观点,并通过重新激活或复兴特定空间,为社区带来积极影响 。近年来,一些引人注目的项目不断涌现,例如工厂与工业仓库的改造 ,以及工业建筑向现代办公空间的转型 。2024 年,这一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适应性再利用项目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19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6094/jian-zhu-de-xin-sheng-2024-nian-gua-ying-xing-zai-li-yong-xiang-mu-de-gai-nian-yu-fan-si Agustina Iñiguez
2025年5月06日
Exterior Render © PLOMP
2016年,一项国际公共建筑竞赛被发布,该竞赛旨在为捷克林业委员会设计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新建筑将取代位于赫拉德茨-克拉洛韦郊区的现有总部,赫拉德茨-克拉洛韦是一座中世纪城市,其东部边界被市政森林环绕。 经过两轮匿名比赛,CHYBIK+KRISTOF 的“森林之森”项目被选为 2017 年的获奖提案 。 现在,在比赛结束七年后,该公司公布了将成为捷克共和国 最大的木制结构的效果图和平面。 该设计的特征是与周围景观建立永久关系,并寻求体现木构建筑 对当地工业的益处。
+ 18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9634/chybik-plus-kristof-gong-bu-liao-jie-ke-guo-jia-lin-ye-zong-bu-de-mu-gou-she-ji Antonia Piñeiro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