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通常被视为一种个人活动,但在数字时代,图书馆已经发展出了超越图书借阅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已经转变为当代社区中心,在充分利用有限城市空间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各种社交机会。这些机构强调建立社区意识的重要性,并优先将有共同兴趣的群体联系起来。
中国香港: 最新资讯
首次贝聿铭回顾展在香港举办
香港 M+ 博物馆举办了首位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1917-2019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I. M. Pei)的全面回顾展。香港M+博物馆位于西九龙文化区,是亚洲首个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该展览将于2024年6月29日至2025年1月5日向公众开放。“I. M. Pei:生命即建筑”展示了贝聿铭跨越七个十年、遍布全球的职业生涯。
香港西九龙高铁总站上盖,扎哈事务所公布方案
该开发项目毗邻西九龙文化区,占地320万平方英尺,位于香港高铁西九龙总站上方。设计通过公共花园和景观广场网络,将既有社区和新兴社区连接起来。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ZHA) 的设计与车站及其屋顶公园相结合,融合了最高标准的市民、办公和零售空间。
以社区为主导的设计,重新激活残余公共空间
当代城市和城市住区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结构,需要深入思考和谨慎处理。其中的社会模式和空间布局不断演变,随时间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今城市的主流模式是什么?许多当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在 19 世纪达到顶峰,其特点是密集化和城市化,以满足并不总是反映居民需求的需求。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大城市所经历的变革,某些城市区域已经荒废,成为剩余空间或偏离了以社区发展为导向的目的。认识到人是城市和人类住区动态背后的驱动力,当务之急是收回这些空间。为此,Henri Lefebvre 提出的“城市权利”和“15 分钟城市”等理论方法被作为替代方案。在这些情况下,人重新成为关注的焦点,成为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并允许重新建立社区-人-空间的纽带。
英皇道39号 / BEAU建筑事务所
-
建筑师: BEAU Architects
- 面积: 2560 m²
- 项目年份: 2022
Piaget伯爵香港旗舰店 / 如恩设计研究室
2022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必看装置攻略
2022年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于 2022 年 12 月 10 日开幕,由鲁安东、王子耕和陈伯康(Aric Chen)策展,共有来自十五个国家的数百位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参展,展览将持续三个月。
本届深双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为主题,“生息”这一概念既包含着空间上的多元共生,也体现了时间上的生命节律。它既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宇宙观,也富有中国文明的传统智慧。“生息的城市”是一个共生之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梦想实验号 / HIR Studio
-
建筑师: HIR Studio
- 面积: 43 m²
- 项目年份: 2022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园,平行四边形网络
HENN海茵建筑为香港城市大学在广东东莞市打造了 300000 平方米的新园区总体规划。项目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地标”建筑中央图书馆预计于 2023 年完成,而包含学生宿舍等的学术设施则将于 2025 年完成。这一名为“东莞 CityU”的全新校园也是香港城市大学在大陆的第三个园区,它将连接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的研究者与产业合作伙伴,并在珠江三角洲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大学区。此外,全新校园也将成为科学、工程、商业及医学院的所在地。
香港明怡美憬阁精选酒店 / Aedas
UIA2030 获奖者名单公布!
今天,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国际建筑师联盟(UIA)与联合国人居署一起宣布了UIA 2030 奖的获奖者。为了表彰建筑师通过展示设计质量和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建筑干预措施对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的贡献。这个两年一度的奖项计划,从 40 个国家的 125 个提交项目中选出了来自德国、香港、阿根廷、孟加拉国和中国的获奖项目。
该奖项包含六个类别:开放类别,提高能源效率,充足、安全和平价住房,公众参与性,土地利用效率和包容性的规划,获得绿色和公共空间,以及利用当地材料。评审员在每个分组中选取了一个优胜者,但是无法确定整体评选的优胜者,所以对六个项目都做出了高度评价,总共授予了五个优胜奖和十五个优秀奖。
朗豪坊自然美妆概念店 / 联图建筑设计
西楼角花园重建项目 / 建筑署
可持续性:一场关于空间的争论
在近年来的建筑议题中,有关可持续的讨论一直备受注目。建筑公司们把它当作设计理念中重要的一环,全球的建学院也将“绿色”建筑作为课程中的核心部分。这场有关可持续性的对话也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参与其中。例如在网上,有许多关于如何将住宅打造得更生态友好和能源高效的指南。
TOP20 最佳居住城市,中国三座城市上榜
环球金融杂志公布了其 2022 年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今年的排名以八个不同的参数为依据,计算和比较城市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如经济、文化、人口、环境等,今年的排名还考虑到了每个国家的每千人新冠死亡率,以反映我们现今生活的焦点。通过全球城市实力指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tatista 和 Macrotrends 的数据,该榜单力求以一个完整的视野,将传统的指标与新的因素放在一起。
排名第一的是英国伦敦,这个城市虽然在新冠指标中没有得到很高的排名,但仍然位居榜首,主要是由于它在文化、交通便利性和人口增长方面的得分。东京被选为第二名,因为其人口数量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下降,所以人口这一参数分数较低。上海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因为它的新冠死亡数字相对较低,人口增长强劲。新加坡和墨尔本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解读亚洲城市化的空前发展
只要对人口统计学稍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密集——比以前密集的多。乡村生活的清空过程持续进行,而城市生活爆炸性的填充脚步则步步加速。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这一倾斜便开始显而易见。当时法国地理学家 Jean Gottmann 发明了“megalopolis”一词,用以形容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持续性城市化,这在当时容纳了当时美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但是说起从乡下到城市的剧烈转变,没有地方能与如今的亚洲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