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Daily
城市
城市: 最新资讯 关注标签
2023年8月14日
Low-carbon Material Solution - ECOPlanet. Image Courtesy of Holcim
城市是指以城市发展为特征的人口稠密的地理区域,城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提供各种服务、基础设施和机会。然而,城市密集化与健康问题、污染和社会问题等负面因素有关。印度和中国等国家拥有超过数十亿的庞大人口,面临着对服务和住房的巨大需求。
最近的研究,包括伯克利冷气候网络等机构的研究,使我们对城市密集化的认识发生了范式转变。这种转变旨在减少城市的碳足迹,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合作努力。密集化被认为是促进社会繁荣和福祉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然而,一个相关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如何才能在应对全球变暖的同时有效地实现密集化?Holcim 等公司已通过开发可持续建筑解决方案和与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副主任 Shajay Bhooshan 等建筑师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来应对这一挑战。这些合作为将城市密集化概念作为气候行动的催化剂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5365/fan-si-cheng-shi-fa-zhan-ti-gao-cheng-shi-mi-du-jia-kuai-qi-hou-xing-dong Enrique Tovar
2023年8月04日
'Future of Us' Structural Building Envelope / SUTD Advanced Architecture Laboratory. Image © Oddinary Studios
城市是建筑创意和城市生活活力的画布。近几年来,它们承担了额外的角色:创新建筑和城市设计的生活实验室。国际城市已经成为待检验和完善的建筑技术 ,可持续实践,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的试验地。这种模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城市环境的物理方面,而且重新定义了建筑、社区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
+ 1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4004/cheng-shi-zuo-wei-sheng-huo-shi-yan-shi-a-mu-si-te-dan-xin-jia-po-he-ba-sai-luo-na-de-zhi-hui-cheng-shi-xiang-mu Ankitha Gattupalli
2023年7月22日
Fale Marker House / RTA Studio. Image © Jackie Meiring
城市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不断上涨的租金和“不那么小”的公寓是城市环境的特征,而人们始终保持着对“更大、更快、更多”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增长,建筑物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来,城市生活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了关于使用者意图驱动行为的问题。回归慢生活方式的一种方式是回归慢建筑。
+ 2
https://www.archdaily.cn/cn/996149/man-jian-zhu-21-shi-ji-de-yi-tu-she-ji Ankitha Gattupalli
2023年7月16日
Urban Cairo. Image © Nassim Wahba via Unsplash
目前,世界上超过 50%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到 2050 年,全球城市人口总量将再度翻倍,届时,每 10 个人中就有 7 个人生活在城市。城市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和扩张,通常为了在当代语境下更好地展现城市生活的规模,新的词汇也会应运而生。其中一个例子便是“大都会区 ”一词--通常用于指代一个大型城市网,其通过基础设施或交通运输将周边都市区连为一体。实际上,大都会区可统称包含城市地区在内且内部有持续的商业活动和人群迁移的区域。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3860/fa-zhan-zhong-guo-jia-de-da-du-hui-cheng-shi Matthew Maganga
2023年7月03日
视频
Vienna, Austria. Image © mRGB | Shutterstock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 (EIU) 2023 年的全球宜居指数显示,维也纳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宜居城市。这也是维也纳在五年内第四次位居榜首,在稳定性、文化和娱乐以及可靠基础设施等方面表现出色。丹麦哥本哈根保持在第二的位置,墨尔本和悉尼分列第三、四位,跻身前五之列;在疫情爆发前,这两座城市一直都处于领先位置。
在乐观与不稳定的主题之下,今年的全球指数得分已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强调了全球已从疫情中完全恢复。该调查根据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这些维度对 173 座城市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排名。调查显示,尽管稳定性得分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冲突、政治动荡、社会抗议、通货膨胀和战争在 2023 年低于均值,如今“城市的生活比过去 15 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好一些”。
+ 8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3162/2023-quan-qiu-yi-ju-cheng-shi-ming-dan-chu-lu Christele Harrouk
2023年6月14日
Tour Triangle . Image Courtesy of Herzog & de Meuron
巴黎市已正式恢复将法国首都新建筑高度限制在37米或12层的规定。重启该规范限制的因素之一是近期围绕由赫尔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务所设计的 180 米高的 Tour Triangle 引发的建筑争议。该项目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法律纠纷和强烈反对后,于 2021 年开始建设。新城市规划法规是作为市长 Anne Hidalgo 提出的在地生物气候都市规划的一部分引入的。在地生物气候都市规划旨在减少巴黎的碳排放。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2215/tour-triangle-zheng-yi-hou-ba-li-zhong-xin-shi-shi-mo-tian-da-lou-jin-ling Maria-Cristina Florian
2023年5月25日
Venice, Italy - Piazza San Marco. Image © Bertl123 via Shutterstock
意大利威尼斯市建在浅水威尼斯泻湖中的 118 个小岛群上,吸引着无数建筑师和游客一展想象。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居住,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还成为了主要的金融和海洋中枢,至今仍存留的赋予这座城市以特质的丰富建筑就证明了这一点。受拜占庭、哥特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这座城市代表了建筑叙事的副本,彼此间相互重叠与影响。近年来,威尼斯已成为吸引建筑师参加建筑双年展的主要景点;该展览是最重要的全球建筑展,包括国家展馆、展览和各类活动,以探索新概念和建筑创新。
除了建筑双年展,威尼斯本身也是建筑爱好者的露天博物馆。虽然这座城市以历史建筑而闻名,但现代主义和当代的干预介入同样为这座城市增加了一层全新的兴趣点:许多当代建筑师都在各自的项目中处理历史结构,例如OMA对德国商馆(Fondaco dei Tedeschi)的干预和修复,亦或是大卫·奇普菲尔德对定义圣马可广场的建筑之一行政官邸大楼(Procuratie Vecchie)的翻新设计。除了这座城市所提供的宝藏外,威尼斯双年展的举办地还以卡洛·斯卡帕、斯维尔·费恩和阿尔瓦·阿尔托等著名建筑师的介入设计为标志——这些建筑因其卓越的品质而成为永久项目。
+ 11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0996/wei-ni-si-jian-zhu-cheng-shi-zhi-nan-yi-da-li-yun-he-zhi-cheng-de-15-ge-li-shi-he-dang-dai-jing-dian Maria-Cristina Florian
2023年5月20日
Parque Fresnillo en México / Rozana Montiel | Estudio de Arquitectura + Alin V. Wallach. Image © Sandra Pereznieto
2 月 20 日,又一个世界社会公正日 到了。今年的主题“消除隔阂,创造机会”极其适合用来反映社会各领域——尤其是建筑和城市化方面——公正的重要性。的确,建筑和城市化都是建设便捷城市 的基本条件,且在应对经济不平等和社会排斥问题的方面,它们都是重要手段。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1045/xiao-chu-ge-he-la-ding-mei-zhou-jian-zhu-zhong-de-she-hui-gong-zheng Fabian Dejtiar
2023年4月20日
Terra Building, Villa Devoto, Buenos Aires, Argentina . Image Courtesy of - Roberto Scaia arquitecto & asoc.
近年来,许多城市居民投向集合式住宅的怀抱。集合住宅通常指独栋建筑物或一组包括单独隐私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建筑。其主要的功能为居住,常坐落在城市腹地,使居住者充分享受到广泛的便利设施。在当今经济态势下,许多人青睐住在集合式住宅,在那里既有被妥善维护的公共设施,又有私人空间。
本周的最佳未建成建筑 精选系列重点介绍了 ArchDaily 社区提供 的最具远见的集合住宅方案。从探索隐私边界的苏黎世的住房建筑群、坐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的花园城市”的预售楼盘,到雅典郊区的住宅,这些即将建成项目的概述为我们展示了建筑师如何从传统住宅建筑向前迈进,探索社区、共享、共建的边界。
+ 40
https://www.archdaily.cn/cn/999599/ben-zhou-wei-jian-cheng-nuo-wei-chui-zhi-dui-die-zhu-zhai-yu-xi-la-jiao-qu-zhu-zhai-deng-8-ge-ju-zhu-xiang-mu Nour Fakharany
2023年4月20日
Urban Farming Office / VTN Architects. Image © Hiroyuki Oki
城市是自然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相互交织的复杂生态系统。环境的退化引起了人们对人工与自然系统之间非共生关系的关注。一种重视相互依存和环境管理的新经济正在兴起。为循环经济进行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类栖息地,不是作为城镇或城市,而是作为生物区域(bioregions)。
+ 1
https://www.archdaily.cn/cn/999658/xun-huan-jing-ji-sheng-wu-qu-yu-she-ji Ankitha Gattupalli
2023年4月20日
阿联酋阿布扎比商业区夜景,来自于Shutterstock | MDXB
阿拉伯酋长联合国的首都阿布扎比位于波斯湾的一座岛上,并通过短桥与大陆链接。阿布扎比既是当地及联邦政府办公室的所在地,也是阿联酋总统的居所。这里曾是未经开发、仅有本土重要性的城市,现今它已成功转变为大型都市,并创造了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里程碑。
日本建筑师高桥克彦(Katsuhiko Takahashi )在 1967 年打造了阿布扎比的城市规划,并预计有 40000 名居民生活在此。在 2030 阿布扎比计划的鼓励下,摩天大楼涌现,并成为现在的城市建筑象征,同时这一计划也促使了阿尔玛利亚岛(Al Maryah Island)和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Sheikh Zayed mosque)在该国首任总统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的管理下开始建造,这位总统也是现代阿联酋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https://www.archdaily.cn/cn/999660/a-bu-zha-bi-cheng-shi-jian-zhu-dao-lan-zao-cheng-50-nian Nour Fakharany
2023年4月04日
James-Simon-Galerie /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Image © Ute Zscharnt for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虽然柏林的城市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13 世纪,但其建筑和城市结构却是在上世纪经历了最重大的转变,体现了德国首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20 世纪初期,柏林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大都市,通过建造宏伟的建筑和雄伟的结构来展示这座城市不断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力量。1920 年代和 30 年代则见证了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与 1919 年成立的包豪斯建筑学院一起影响了柏林的城市形象和空间结构。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座城市遭到了严重轰炸,导致许多历史建筑被毁。待到战后时期,重建工作的重点变为基础设施和住房的重新建造。另一方面,这座城市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直至1989年柏林墙倒塌。在此之后,柏林见证了人们对建筑和城市设计的新兴趣。大卫·奇普菲尔德 (David Chipperfield) 主导修缮的国家新博物馆 (Neues Museum) 等干预设计旨在重建历史古迹,同时不抹去其艰难过去的印记;而国会大厦翻新等其他项目则有着不同的目的。诺曼·福斯特的设计干预旨在保留这座建筑的形象,但将其象征意义从代表纳粹政权的结构转变为拥抱民主和平等理想的形态。
+ 21
https://www.archdaily.cn/cn/998814/bo-lin-cheng-shi-jian-zhu-zhi-nan-zai-de-guo-shou-du-tan-fang-25-ge-xian-dai-he-dang-dai-jian-zhu-zuo-pin Maria-Cristina Florian
2023年3月30日
日本,大阪 © cowardlion via Shutterstock
2018 年,国际展览局 (BIE) 宣布日本大阪赢得 2025 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该项活动预计将吸引数百万名的游客前往。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 2025 年 4 月 13 日开幕,并于 2025 年 10 月 13 日结束。这将是日本第二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另一届日本世博会也是于 1970 年在大阪举办的。本届世博会所提出的官方主题是“为我们的生活设计未来社会”。建筑师藤本壮介被选为此次活动世博园区的设计制作人,负责总体规划以及参与国设计师的指导。截至 2023 年 3 月 24 日,已有 153 个国家和地区、8 个国际组织正式确认参展 2025 年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
https://www.archdaily.cn/cn/998618/2025-nian-ri-ben-da-ban-guan-xi-shi-bo-hui-gong-bu-kai-mu-ri-qi Maria-Cristina Florian
2023年3月29日
© Steve Mouzon
本文 原载 于 Common Edge 。
美国各地市区中有无数好的规划骨架,但它们很少与足够好的组织相连以注入活力。这篇文章是关于焕活市区的十条途径。并且没有一个是老生常谈。我略去了其他人都谈论的东西,因为你们许多都已经知道了。
+ 6
https://www.archdaily.cn/cn/998614/shi-zhao-ling-shi-qu-qi-si-hui-sheng Steve Mouzon
2023年3月29日
Acoustic Shells / Flanagan Lawrence. © Flanagan Lawrence
你注意过当你走在市区时,路上车子呼啸而过的声音吗?或注意过当你走向剧院时的感受吗?每个场景都有某种吸引大城市生活的东西。音乐声从窗外飘来,人们交谈,喇叭鸣响,行人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以上种种均是城市的碎片,没有人可以否认——它们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基础。
虽然大城市生活提供了许多好处,但平和与安静也有受欢迎的时候,作为一个喘息,暂停一切正在进行。有时,人们想要逃离,与自然联系,且不必驱车数英里。
https://www.archdaily.cn/cn/998538/cheng-shi-sheng-jing-fan-za-cheng-shi-zhong-de-an-jing-chang-suo-you-duo-zhong-yao Ryan Poppe
2023年3月22日
© Wikimedia Commons
纽约是世界上最令人振奋的地方之一,这里是艺术、媒体和文化中心。从当地建筑可以看出,这里历史悠久,前途光明。在纽约,更有名的可能就是那些代表性建筑了,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还有崛起的超高层居民楼公园大道 432 号。纽约市内有大量建筑,每一栋都诉说着这座“大苹果”城别样的历史故事。
+ 9
https://www.archdaily.cn/cn/998062/niu-yue-zhi-de-can-guan-de-10-chu-shen-mi-de-jian-zhu-gui-bao Kaley Overstreet
2023年3月16日
Casa Plugin da Srta. Fan / 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 Foto © Gao Tianxia / 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
贫民区的房屋很少能因其建筑质量而得到认可。在 ArchDaily 年度建筑大奖 的历史上,这种情况只发生过两次:2016 年由 Terra e Tuma Arquitetos 设计的“为祖母建造的 Matilde 住宅 ”,以及今年由 Coletivo LEVANTE 设计的“咖啡果园住宅 ”。这座房子位于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是为音乐家和文化管理者 Kdu dos Anjos 建造的,他更喜欢称它为“我的小屋”。
在这两个案例中,狭小的面积、简单的材料和有限的预算并不是一个良性的建筑项目发展的阻碍。它们充分利用了周围环境的质量和地势方位,证明了限制条件也可以作为高质量项目的推动力。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97726/11-ge-jian-zai-pin-min-qu-he-pian-yuan-she-qu-de-xiang-mu ArchDaily Team
2023年3月16日
The Whale / de Architekten Cie. © de Architekten Cie.
2020 年,在大流行病导致的第一波封锁中,阿姆斯特丹 市政府宣布了其通过采用“甜甜圈经济”概念从这场危机中复苏的战略。该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 Kate Raworth 开发,并通过她于 2017 年出版的著作《甜甜圈经济学,像 21 世纪的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的七种方法》 而广为人知。在这里,她认为经济学的真正目的不一定等于增长。相反,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最佳点,一种平衡的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他们过上美好生活所需的东西的方法,一个“社会基础”,同时限制我们对环境的影响,“生态上限”。在 Raworth 的帮助下,阿姆斯特丹 将这种方法缩小到一个城市的规模。该模式现在用于为全市范围的战略和发展提供信息,以支持这一总体理念:在不给地球带来额外压力的情况下为所有人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其他城市也在效仿这个例子。
+ 5
https://www.archdaily.cn/cn/997913/a-mu-si-te-dan-ru-he-shi-yong-tian-tian-quan-jing-ji-xue-mo-shi-wei-ren-yu-huan-jing-zhi-ding-ping-heng-zhan-lue Maria-Cristina Flo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