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1990s

1990s: 最新资讯

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 Image 46 of 4
Intiland Tower. Image © Darren Soh

谈及保罗·鲁道夫辉煌的事业生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的建筑浪潮。最为人所知的是早期他在哈佛求学时师承于格罗皮乌斯之下,受格罗皮乌斯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影响,设计出了早期备受赞誉的佛罗里达海边住宅系列,随后不断探索并打破了初期Sarasota School的风格以及僵化的现代主义风格:在耶鲁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期间,他的风格开始转向粗野主义派,追求不朽的形式感,粗糙的混凝土和多级空间里光的交织与相互作用。接着走向低谷:备受推崇的耶鲁艺术与建筑楼因为当时建筑行业开始质疑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并迎来后现代主义而被推向风口浪尖,他在美国的业务越来越少以至于不得不转战东南亚市场。除了在美国几个分散的委员会偶尔出现,鲁道夫的最后二十年主要生活在香港、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直到1997年去世。

但当然,历史学家们后来通过重读他晚年未被研究过的一些作品一次次的试图挑战这位没落建筑师的传奇。此外,建筑摄影师Darren Soh拍摄的纪录片——鲁道夫在东南亚的主要作品: 新加坡的The Colonnade (1986) The Concourse (1994)和印度尼西亚泗水的the Intiland Tower (1997)为越来越多对鲁道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

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 Image 16 of 4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 Image 18 of 4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 Image 28 of 4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 Image 56 of 4保罗·鲁道夫在东南亚,重读那些被遗忘的混凝土‘怪物’ - 更多图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