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里约热内卢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将哥本哈根任命为2023年的世界建筑之都。除了举办国际建筑师联盟的世界大会外,世界建筑之都倡议还强调通往更可持续性未来的道路,以及建筑和城市规划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作用。世界建筑之都的称号每三年颁发一次。
继里约热内卢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将哥本哈根任命为2023年的世界建筑之都。除了举办国际建筑师联盟的世界大会外,世界建筑之都倡议还强调通往更可持续性未来的道路,以及建筑和城市规划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作用。世界建筑之都的称号每三年颁发一次。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与建筑工程咨询公司 Sweco 以及景观建筑师 Tredje Natur 合作,被选为丹麦奥胡斯新足球场的设计方。这座被称为“森林竞技场”的体育场将嵌入城市的 Marselisborg 森林中,全年提供公共和售票空间,同时还能一瞥周围的景观。该综合体计划于 2026 年开放,占地 69,912 平方米,包括奥胡斯竞技场和邻近的 "Stadionhallerne "建筑的翻新,该建筑由建筑师 Axel Høgh-Hansen 在 1918 年完成。
在 1925 至 1975 年间,丹麦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期间,建筑师在塑造现代丹麦公民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从 1915 年宪法修正案赋予女性选举权后,女性承担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在后来的几年,第一批女性完成了正式的设计教育;在 1925 到 1975 年间,女性通过参与对厨房、公共空间、住房、景观乃至规划等方面的设计对日常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部分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大众认知。
Henning Larsen初次公布了 30 年以来哥本哈根建造的第一座教堂 Ørestad 教堂的图片。这座用木材和木瓦建造的现代化纪念碑回应了 Ørestad 开阔的自然景观,并融入了当地社区。其致力于营造一个宁静的空间,以简约宁静的内部空间予以居民的日常生活慰藉,帮助居民逃离城市的喧嚣。教堂预计将于 2024 年开始施工,2026 年举行祝圣仪式。
BIG 于近期公布了他们对埃斯比约(Esbjerg)一处岛屿的总体规划愿景,其建筑旨在为教育界带来新式的校园环境框架,并且其承载的教育项目还将构建一个全新的教育平台,从而表达对丹麦传统的教育体系所进行的重新思考。BIG 的设计概念意在在一栋建筑内重新构筑整个城市。其中,教育及发展将奠定校园新社区的基础框架,其所在的岛屿本身也将容纳各种功能区域,从而让这座小岛与所有构筑物可以共同创建一个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生态系统。
奥地利维也纳在经济学人智库 (EIU) 2022 年全球宜居性指数排名中位居榜首,至2018-2019 年后重回第一,主要是因其稳定性和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医疗保健和大量的文化与娱乐机会。西欧和加拿大城市名列前茅:丹麦哥本哈根排名第二,瑞士苏黎世和加拿大卡尔加里位居第三。榜单新增加了 33 个新城市,其中三分之一在中国,使总数达到 172 个,而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政治纠纷,今年没有对基辅进行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