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好用和好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用和美观是对建筑好坏的标准的判断准则。然而实用很容易把我们指向功能主义的唯一解,又或者创造雕塑一般的建筑。柯布西耶说:“你用石头、木材、混凝土来盖房子,那只是建造;你触动了我的心灵,那才是建筑。” 在这里,或许建筑的可读性能够成为好建筑的标准,将建筑读成一本书,遣词造句,经得起琢磨。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2 的图像 13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3 的图像 13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4 的图像 13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5 的图像 13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更多图片+ 8



建筑的可读性(readability)与易读性(Legibility)不同。建筑的易读性(Architectural Legibility)用来定义建筑物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使用者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的能力。相对的,建筑的可读性在这里被理解为,建筑物具备完整的逻辑和丰富的细节,有辨识度的形式和能产生情感共鸣的空间。好的建筑能够让使用者体会到其想要传达给人的体验和精神。建筑作为叙事载体,因时间维度和事件的发生变得富有活力和内涵,从而具备可读性。

1. 有逻辑的整体性

建筑的可读性的原则其一为建筑设计逻辑下的整体性。建筑的整体性就像一本书的框架,因其具备流畅和完整的逻辑而展现出令人信服的合理性。这种整体性表现在建筑与环境的适配度;建筑形式、结构和内部空间的一致性;以及存在于整体之下的丰富细节的组织和强调。

绿之丘 / 原作设计工作室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6 的图像 13
阶梯状的漫游路径© 章鱼见筑

作为一个改造项目,绿之丘只继承了废弃烟草仓库的结构体系。设计有着清晰的逻辑。建筑本身作为连接城市和江岸的桥梁,通过挖洞跨越城市道路;为削弱建筑大体量的压迫感,以退台的方式在两个方向上层层下降;整座建筑通过城市道路、坡道、楼梯、双螺旋中庭等多种交通空间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与城市和江岸进行连接,构成了人与空间互动的漫游路径。最终使得整个建筑犹如一个巨大的绿桥。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7 的图像 13
东北角鸟瞰© 章鱼见筑

龙美术馆西岸馆 / 大舍建筑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2 的图像 13
Portada entance. Image © Shengliang Su

设计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呈自由状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原有地下室与原有框架结构柱浇筑在一起。“伞拱”作为建筑元素统治整个建筑。地面上以“伞拱”覆盖整个空间,内部通过调节“伞拱”的高度创造出通高空间,通过旋转,穿插,拼接构成整个体量。在立面上,设置了混凝土和金属板两种材料,清晰勾勒出“伞拱”的形状。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8 的图像 13
Contemporary art galler. Image © Shengliang Su

2.    有文化辨识度的独特性

建筑的可读性的原则其二为建筑具备文化辨识度的独特性。在人们努力破除“千城一面”的当下时代,建筑的文化辨识度越发得到重视,好的建筑不应该是符号性的复制,能够毫无理由的粘贴在世界上的每个城市。好的建筑应当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材料和人民而拥有自己独特身份的建筑。

吉首美术馆 / 非常建筑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3 的图像 13
鸟瞰 ©田方方

吉首美术馆是一座横跨江面、兼做步行桥的美术馆。美术馆位于河两岸的入口都可以被视作混合功能街道界面的一部分,嵌入到现有的城市肌理中,从而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本项目是对“廊桥”这一古老建筑类型的当代诠释。被称作风雨桥的“廊桥”在中国山区里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了跨越河流或山谷的功能,它们也是供旅人休憩、商贩摆摊售卖的公共空间。设计在保持功能的同时引入新的艺术内容,并将风雨桥的形式语言加以现代化。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9 的图像 13
透过步行桥天窗仰望大展厅 ©田方方

湖南田汉文化园 / 地方工作室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4 的图像 13
艺术学院 ©姚力

田汉是中国国歌的词作者,中国现代戏剧艺术发展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艺术学院设计的原型是湖南地区的书院建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均质的“斋”空间,“斋”与“斋”之间呈平行线性关系,反弧形拱顶是以传统建筑坡屋顶的排水起翘转换而来;戏曲艺术街的设计是向当地聚落的致礼,以当地民居小合院为原型,各个单元既保持相对独立性,又构成街与巷的意向。游客服务接待中心是当代窨子屋的组合,含有一个内庭院。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10 的图像 13
游客中心 © 胡骉

3. 有情感共鸣的精神性

建筑的可读性的原则其三为建筑具备能够令使用者产生情感共鸣的精神性。好的建筑,能够带给人共鸣,当我们与一个空间产生共鸣的时候,就会积极的回应它。我们不能以上帝的视角做建筑,但是在空间和人类的互动中,我们却需要用上帝的视角设想建筑,使用者的流线,使用者的视角,使用者的感受。在这里,建筑师扮演着类似电影导演的角色,一方面阅读和认识空间潜力,另一方面理解社会需求和人的精神需求。

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项目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11 的图像 13
品酒阁 © 存在建筑

场地原为郎酒生产片区。项目采用文学叙事的组织方式,将多个空间功能节点的内容串联形成连续的空间剧情,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接待厅,耐候钢亭悬挑于基座之上,水平长窗形成远山框景,可登临远眺;诗酒院挑廊三边围合,环抱如镜水面,静谧赏诗句;树院空间低矮,屋面悬浮,遇树开洞,形成光斑,树影婆娑;酒阵展厅,两侧阵列通高酒架,在天花和地面设置镜面,多次反射,营造“无限”的空间体验和穿越其中的漂浮感;游人沿层叠的阶梯在樱花之间穿行,步移景异;斜行电梯倚山而立,连接山崖餐厅和人和洞。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12 的图像 13
效果图 © 家琨建筑设计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5 的图像 13
开放的拱券 © 是然建筑摄影

景德镇“因窑而生,因瓷而盛”。砖窑不仅是景德镇城市的起源,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与交往空间,它保存着与这座城市的生命不可切割的记忆温度。博物馆的建筑形式源于采用东方拱券的当地的传统柴窑,是景德镇文化记忆和城市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建筑分为地上、地下两层,门厅位于地上层。人们进入它的空间经验与过去工匠在此劳作烧瓷的经验十分类似。向左行,人们将穿越一系列尺度大小略有变化、时而室内时而室外的拱体结构空间,穿越明代的遗迹和丰富的下沉院落,开启了窑、瓷、人同源的博物馆经验之旅。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 13 的图像 13
自前厅观设计品商店 © 是然建筑摄影

图片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Xiaohang Hou. "将建筑读成一本书" [Reading Architecture as a Book] 02 10月 2022.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89739/jiang-jian-zhu-du-cheng-ben-shu>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