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Daily
-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 最新资讯
Caleb Whiting dogbear869,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迪拜已从一个不起眼的贸易港口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大都市,以其未来主义的天际线和开创性的建筑壮举而著称。20世纪初,迪拜的城市风貌以传统的阿拉伯住宅为主,这些住宅设有内庭和风塔,设计旨在抵御严酷的干旱气候。20世纪60年代石油的发现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引发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收入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塔楼和低层公寓楼群大量涌现,为被阿联酋蓬勃发展的经济所吸引的大量外籍人士提供了住所。到了21世纪,阿联酋见证了前所未有的建筑进步。像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和人工群岛棕榈岛这样的地标性项目改变了国家的天际线,巩固了阿联酋作为全球建筑雄心和创新中心的声誉。
这种快速增长也给阿联酋带来了各种挑战,特别是在住房方面,难以确保工薪阶层享有体面的生活条件。迪拜是城市扩张如何改变这个国家的鲜明例证,但阿联酋内部不同地理区域有着各自的需求,这些需求受到当地环境和社区的影响。由 Buildner 与谢赫·扎耶德住房计划(Sheikh Zayed Housing Programme)合作举办的“未来之家”竞赛,呼吁有远见的人士重新思考阿联酋的住宅建筑。该竞赛的投稿截止日期为4月30日,它为那些可能塑造未来住宅的大胆想法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7114/zai-a-lian-qiu-shu-li-xin-de-zhu-zhai-biao-zhun-chuang-xin-she-ji-jiang-ying-qu-25mo-ou-yuan-jiang-jinEduardo Souza
Subscriber Access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4349/shu-ju-zhong-xin-she-ji-de-yan-bian-mo-kuai-hua-jian-zao-ke-chi-xu-jian-zhu-yu-rong-he-xing-shiAnkitha Gattupalli
Subscriber Access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04004/cheng-shi-zuo-wei-sheng-huo-shi-yan-shi-a-mu-si-te-dan-xin-jia-po-he-ba-sai-luo-na-de-zhi-hui-cheng-shi-xiang-muAnkitha Gattupalli
https://www.archdaily.cn/cn/989248/xzero-city-ke-wei-te-zi-gei-zi-zu-de-zhi-neng-cheng-shi-ti-anMaria-Cristina Florian
https://www.archdaily.cn/cn/984690/chu-yu-dui-yin-si-de-dan-you-duo-lun-duo-ji-hua-ting-zhi-jian-she-zhi-hui-cheng-shiDima Stouhi
https://www.archdaily.cn/cn/974726/she-ji-lun-li-2021she-ji-shi-jian-zai-si-kaoEric Baldwin
松岛鸟瞰图. Image Courtesy of KPF如何才能从零开始新建一座智慧城市?或者更准确地说,如何才能从零开始,新建一座居民所热爱的智慧城市?数十年以来,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们并肩合作创造了松岛,一个集中体现了韩国科学技术和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全新商业中心区。然而,曾经是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优秀范例的松岛,其现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科技和社区的结合可能会走上怎样的弯路。
https://www.archdaily.cn/cn/963522/cong-ling-kai-shi-de-xin-cheng-shi-han-guo-song-daoKaley Overstreet
Aerial view of cityscape想象一下,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你可以对一个全新的城市进行总体规划;在新的石板上绘制道路、住宅、商业和公共空间,打造其独特的城市特征。每个城市规划师都幻想过从零开始设计一座城市,幸运的是,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想法正在转变为现实的机遇。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整体规划的新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拔地而起,其中大部分是在亚洲、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有超过150个新城市正在建设中。这种新型的城市发展在新兴市场表现出了极为诱人的吸引力。在新兴市场,它们被作为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农业和资源型经济跨越式发展到知识经济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956056/wei-shi-yao-yao-cong-ling-kai-shi-jian-she-cheng-shiMarianne Sibaud
https://www.archdaily.cn/cn/951953/fu-si-te-jian-zhu-shi-wu-suo-ying-shen-zhen-guang-ming-zong-he-jiao-tong-shu-niu-jing-sai-duo-ceng-ji-zheng-he-gui-dao-jiao-tongChristele Harrouk
© ATCHAINMVRDV的方案将科技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这一方案彰显了成都这座城市固有的二元性,并在它们之间创造了独特的共生关系。通过MVRDV NEXT技术研发小组为此量身开发的一套参数化工作流程,各利益相关方得以在“天空山谷”项目中密切合作,平衡了项目所在的成都作为中国新兴城市之一的区域竞争需求。
“天空山谷”未来科技城是成都东部战略开发的关键部分,项目所在区域将专注于科研、教育和创新。这里坐享便利的交通条件:地块毗邻新的天府国际机场,连接机场和市区的地铁18号线途径于此。此处虽四通八达,却颇具郊野情趣,坐拥独特的川西林盘生态景观:一片广袤的丘陵中,农田绵延于山谷,树林遍布于山坡,村庄散落在二者之间。




+ 5
https://www.archdaily.cn/cn/950394/mvrdvgong-bu-cheng-du-wei-lai-ke-ji-cheng-qi-bu-qu-fang-an-can-shu-hua-jian-zao-tian-kong-shan-guChristele Harrouk
Cityscape Bangkok downtown at night, from the top of tower BAIYOKE Sky, Thailand. Image © Shutterstock/ By JoeZ由于我们的城市在自然角度和设计角度上都十分的脆弱,人们当前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让城市在未来更有可居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将定居在城市的周围,随之而生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将引发未来社会,环境,技术和经济转型的适应性问题。
实际上,这十年间人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城市将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与社会因素。它还考虑了到了为了确保长期增长所需要的主要方面。在本文中,我们重点介绍了有助于城市适应未来发展的要点,以及如何创建了一种宜居,包容和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结构架构,以适应任何意料之外的城市未来转型。
https://www.archdaily.cn/cn/946276/4ge-zeng-jia-cheng-shi-dan-xing-de-guan-jian-cuo-shi-rang-cheng-shi-zai-wei-lai-geng-you-bao-zhangChristele Harrouk
Courtesy of Stefano Boeri Architetti博埃里建筑事务所近日公布了最近为地拉那(阿尔巴尼亚首都)河畔地区设计的方案。考虑后新冠时代需求的同时,提案受城市政府支持,作为欧洲的首次尝试,将是一个高科技、绿色可持续的新型存在。
https://www.archdaily.cn/cn/941252/bo-ai-li-jian-zhu-shi-wu-suo-gong-kai-di-la-na-he-pan-she-qu-fang-an-ying-dui-xin-guan-yi-qing-she-jiChristele Harrouk
“The Infinite City” smart city design for Indonesia New Capital. Image Courtesy of AntiStatics Architecture本周的“最佳未建成建筑”汇集了读者投稿的获奖项目,许多来自致命的国际竞赛。在这篇文章中,ArchDaily一如既往地重点介绍来自全球的各种方案,并对文化、公民和城市提案进行了精选总结。
在新加坡,一个适应性再利用项目将一个发电站改造成一个创意产业中心。而在印度尼西亚,新首都的智能城市设计产生了一个生态负责的环境。此外,Kjellander Sjöberg设计并开发了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原创城市街区。TheeAe则为中国设想了一个市政厅。其他提案包括意大利一个公共广场的整块反射镜面、芬兰坦佩雷的一个新城区、华沙的一座大学大楼,以及维也纳的一所现代艺术学校。
https://www.archdaily.cn/cn/940453/ben-zhou-wei-jian-cheng-yin-ni-zhi-neng-cheng-shi-she-ji-wei-ye-na-xian-dai-yi-zhu-xue-xiaoChristele Harrouk
视频
the city of Homs in Syria. Image 由 Shutterstock/ By Fly_and_Dive在一个饱受战争和破坏的世界里,未来重建城市的新思路正在出现。新型技术为创造更好的建筑环境和更好的城市体验提供了机会。诚然,世界上有过战后重建的失败尝试,但21世纪的城市重建概念更多的是与文化、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有关。
众所周知,技术是本世纪的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设计和建造方式,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改变被进一步扩大。倘若人工智能能够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它也可以改善一个我们已经失去环境。




+ 8
https://www.archdaily.cn/cn/938991/dang-dai-bei-jing-xia-ren-gong-zhi-neng-zai-zhan-hou-zhong-jian-zhong-qi-dao-zhong-yao-zuo-yongChristele Harrouk
Courtesy of White ArkitekterWhite Arkitekte与有硅谷背景的Regen Village一同合作,在瑞典创造出了完全自循环的,自给自足的并且富有恢复性的社区。受到电脑游戏的启发,该项目整合了有机食品生产,本地生产以及储存的能源, 全面回收利用以及气候友好型建筑并附诸实践。
https://www.archdaily.cn/cn/937918/white-arkitekterlian-he-regen-village-chuang-jian-rui-dian-shou-ge-zi-xun-huan-de-zi-gei-zi-zu-de-she-quChristele Harrouk
© Robert Deitchler, courtesy of Gensler在过去的十年中,“智能”运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是,抛开炒作和宣传,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呢?其宽松定义和目标背后的真正内涵令人困惑不已,有人宣称它依赖于城市各个方面的数字化,也有人主张增加个人数据收集是改善城市生活方式的唯一方法;而一个人的数字天堂也许是另一个人的技术恐惧末日。除了定义的问题外,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在创造这种未来景观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柯布西耶(Corbusier)曾说过“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现在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的建筑如何摆脱被动的外部结构,成为它们本该成为的“真正的工作机器”。
https://www.archdaily.cn/cn/937757/zhi-hui-cheng-shi-tong-wang-zhi-hui-wei-lai-zhi-luKaley Overstreet
https://www.archdaily.cn/cn/936728/reparametrize-studiojie-shao-3dsao-miao-ji-zhu-xiang-xiang-xu-li-ya-zhan-hou-zhi-neng-cheng-shi-de-wei-laiChristele Harrouk
https://www.archdaily.cn/cn/935626/paugong-bu-niu-yue-xi-huang-hou-qu-yang-guang-chang-zong-ti-gui-hua-yi-ren-wei-ben-de-tan-zhong-xing-fang-anChristele Harr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