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最新资讯

当建筑历史邂逅个体人生

本文原载于 Common Edge 杂志。

我和作家伊娃·哈格伯格相识已久。很多年前,我也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了,是我分配给了她第一个杂志专栏撰写任务。当然,后来又指派了更多。所以当我收到她的新书《当埃罗遇见他的灵魂伴侣:艾琳·洛凯姆·沙里宁与建筑师的塑造》(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时,我既感到意外,同时也十分期待。这本书内涵丰富,同时引人入胜,其中一部分是艾琳和埃罗的传记,另一部分是伊娃本人作为一个设计作家和公关的回忆录。(书中也简单提到了我)。这本书的主要论点是艾琳·沙里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创造了建筑公关的角色。最近我特地去布鲁克林的海军工业园拜访了即将成为母亲的伊娃,和她聊了聊创作的初衷,这本书的双重叙事结构以及艾琳·沙里宁的新闻道德操守。

还原波兰粗野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标志

将一座城市的建筑从中剥离等同于将其历史全部消除。尽管曾经在公众之间存在着对粗野主义广泛的厌恶,建筑的粗野主义与后斯大林时期的波兰的平权政治运动密切相关。如今被认为严峻和重要的问题,最初则被完全地忽视了——那些建筑既是值得尊重的遗产,也承载着那些惨痛的记忆。

近来,纽约时报的作者阿卡什·卡普尔(Akash Kapur)记录了他对波兰的一次考察,向读者介绍了他的旅行经历以及对波兰建筑的这种复杂的态度的观察。通过分享采访中的波兰历史以及它的一些奇闻异事,文章探讨了这些遗迹是否可以再度被恢复的问题。

还原波兰粗野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标志 - Image 1 of 4还原波兰粗野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标志 - Image 2 of 4还原波兰粗野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标志 - Image 3 of 4还原波兰粗野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标志 - Image 4 of 4还原波兰粗野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标志 - 更多图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