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理论和历史

理论和历史: 最新资讯

建筑艺术评定四准则

本文原载于 Common Edge 标题为 “ Enduring Principles of Art That Also Apply to Architecture.”。

显而易见,建筑师、学者、评论家以至公众对建筑风格的价值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了。即使在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现代与传统风格哪个类型更流行也一直在进行一场经久不衰的战斗。不管怎样,当代建筑其实一直是大多数学校和出版物的默认焦点。也许是因为它提供了视觉娱乐价值,以及品牌和广告等副产品所带来的好处。

我想提出一个特别的论点:讨论艺术的某些永恒性的准则,而不是任何暂时的风格。记住它们是“暂时的”这一点,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建筑目标。这种假设意味着,在风格上,你应当是不可知论者,并且抛开任何与你的建筑偏好相关的正确或错误的意识形态立场观念。当然,也有些人会说,我完全可以径直想象“我的艺术”比你的好,甚至我可以首先定义真正的艺术,但是我认为这都是没用的。

是的,我不这么认为。

我们为什么应该停止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在建筑界被误用最多的词?

我们为什么应该停止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在建筑界被误用最多的词? - 主图
© Giacomo Pala

随着2011年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and Albert Museum)举行的 “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1990”展览的开幕,我们预计着后现代主义的复苏会在21世纪早期发生。但是现在,近年来在经过多次对于“后现代主义复兴”的讨论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肯定地说,“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已经完全回归并且将在当今这个舞台持续发光发热。虽然显而易见的是,“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又一次成为了潮流,但是当我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也许我们并不是那么清楚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的确,这个词几乎被人们各种滥用以暗示所有可能的含义:建筑师使用这个词来形容时髦和“漂亮可爱”的设计;一些评论家用这个词来划分所有五彩斑斓的东西;还有一些理论家用这个词所包含的概念来证实,建筑已经被科技和形式感所征服,除了作为一幅呈现人们脑海中道德观的讽刺漫画,别无他用。

对于以上的观点,无论我们同意与否,有一件事我们仍然需要讨论:“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更加迫在眉睫的是:当今这个词能代表什么?毕竟,如果我们必须再一次使用这个在建筑界被误用最广泛而又富有争议性的词,我们至少应该在使用前先来讨论一下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如何选择建筑学毕业论文题目

随着建筑学生进入本科的最后一年,从多年的刮手指,疯狂的评图,各种不眠之夜以及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的半疯狂状态中,他们遇到了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强大问题。 学生有很多方向可供选择,但对某一特定方向的个人兴趣只是影响该决策的众多因素之一。 学生需要问自己其他几个问题:这个话题是否足够重要? 它是否可以进一步扩展? 项目现实可行吗?

这个过程可能是艰巨的,因为决定有很多后果;有时,单独选择话题可能意味着论文的成败。 考虑到这么多因素和截止期限,学生们很容易终于做出决定,然后后悔。 这里有八个提示可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过去58年的演变历程

此文章最初以“赖特的生命体: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演变”为题,发表于guggenheim.org/blogs网站上。ArchDaily已获此文发表授权。

1957年,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站在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筑工地上宣称:“这些所有都是一件东西,是一个整体,而非组件与组件堆砌而成。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实现的理念。”赖特所提到的“理念”,就是他在长达七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倡导的设计思想——有机建筑。该理念的核心在于实现空间连续性,建筑的每个元素都不能被设定为设计分离的组件,而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

也许连赖特本人都没有预料到,他所提出的‘有机建筑’,确实在经年日累后如生命体般产生了真的变化。博物馆的螺旋形状维系了建筑的整体性和树立了其特征,因此不做改动。然而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需求,一系列的增建和改造工程逐步展开。

反观摄影技术是如何让我们的城市变得非人性化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Common Edge as "How Photography Profoundly Reshaped Our Ideas About Cities."

早在19世纪初,一个发明改变了几代城市的形式及功能。

就像所有的新技术一样,刚开始时它还非常的原始昂贵,且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不过它促使人们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更多的想象力,使这一技术快速地发展,最终达到了大众化的可及性。很快,它就开始瞄准公共领域,最终的结果非常的间接且出乎意料之外,但是却非常的深刻。

它重组了街道,影响了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步行交通,重塑了建筑物与街道之间的联系,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自己城市的态度,将城市变得更加抽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打破了城市居民间的关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尾声其影响力达到最大,这个技术发明直到今天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仍然普遍盛行。

所有这一切,仅是按下一个按钮这一瞬间。

空调系统是怎样塑形了建筑史(是利或弊)

这篇文章最早出现在 Curbed 杂志中 “How air conditioning shaped modern architecture—and changed our climate”一文。

在与《纽约客》杂志的访谈之中,一位为纽约帝国大厦清洁玻璃的员工提到,在工作时最难过的时候莫过于清理那些住户或办公人士丢出窗外的垃圾。他曾经清理过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摩天大厦,将许多仍半满的咖啡杯从窗台处扫走,甚至是丢弃在建筑外立面上75升(20加仑)的草莓果酱。人们在冬天将其丢弃,而清理时,它异常顽固地粘附在摩天大楼的窗户外。

在摩天大楼上做开窗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密封住的巨大钢架玻璃让大厦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温变化,使其维持在舒适水平。但自从在芝加哥最早一批摩天大厦的的家庭保险大楼在1884年对外开放后,空气流通、通风系统并使在大厦里工作居住的人感到惬意凉爽,这些要素都是现代建筑会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考虑的重要工程。

那些仍然耸立的现代主义时期的商业大楼,在很多方面都应归功于空调系统,这个发明毫无疑问是历史的遗赠。

建筑学院应该教什么? ArchDaily 读者的回应

建筑学是一门需要几十年才能掌握的学科。看看领域里公认的大师,这些建筑师在收到广泛好评之前进行了五十多年工作的并不少见。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建筑学校根本没有时间来教学生们所有的建筑知识。在学校里,未来的建筑师应该学会技能基础,知识的设计的感觉,这些东西他们可以带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但究竟什么才是基础知识仍在这一领域中具有很大的争议。

为了了解哪些教育应该在学校提供,我们询问了具有大量经验的人士,包括学生、专家和教师,这些人就是我们的读者。我们的问题是:“你希望你在建筑学院中学到哪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