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如何民主? - 1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b7/3e4b/31bc/9100/000b/newsletter/9._grand_stairs_©_Yong_Zhang_大台阶_©_章勇.jpg?1655722931)
民主(Democracy)的实质是基于自身权利之上的人民的自治与自主,其特质在于平等和参与。如果对建筑来说,民主意味着一种更为公平的公共生活方式。那么这种生活方式依赖于建筑空间结构的均质化,形式开放、透明和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也可以说民主的诞生,维系和消亡都发生在此处。
从公元前六世纪,雅典民主政权诞生,广场成为集会的场所,属于建筑的民主政治的代表。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集会的途径变得更为广泛和便易,但城市中公共空间的存在依然十分重要,它代表着公民在基本生存条件之外的公众权利的空间诉求,具有表述民主的重要的精神功能。那么,建筑如何民主?我们能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建筑的公共性?
1. 空间的均质化
空间等同性概念由赫曼·赫茨伯格提出,他认为“空间组织结构不应加强人们的等级制度”,“我们至少能避免强调等级体系,并代之以采用平等体系的空间结构。”空间的等同性是指单元空间的均质化,消除空间的等级划分,创造一个公正客观的空间环境,它无疑是民主政治观念的代表。空间的均质化可以通过消解体量、边界和尺度,来消除空间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的平等。
![建筑如何民主? - 6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df/3e4b/31bc/9100/0010/newsletter/1._二号楼西立面_©_存在建筑_2_building_west_facade._Image_©_Arch-Exist.jpg?1655722971)
龙岩工人文化宫通过首层架空和上部建筑的“镂空”处理,消解了建筑的体量。一层架空将空间归还给城市和街道,成为市民日常驻足的“广场”空间。上部完整的体量被大量的半室外空间打破,以不同尺度和位置的露台的形式,成为职工的交流场所和室内功能的延伸。上部露台和低层架空相呼应,二者通过各种路径相联,创造了一个连续平等的空间。
![建筑如何民主? - 7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da/3e4b/31bc/9100/000f/newsletter/2.__1_building_open_floor_©_Arch-Exist__1号楼首层架空空间©_存在建筑摄影.jpg?1655722967)
![建筑如何民主? - 8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d6/3e4b/31bc/9100/000e/newsletter/3.Space_Truss_©_Jie_Fan_空间网架_©_樊婕.jpg?1655722961)
花房驿站用核心体量+空间网架的结构体系,形成大跨度的开放式空间。室内室外空间一体化,让人们的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建筑边界。立体的流线,模糊了层间的关系。用楼梯串联不同高度的平台,为人们提供自由选择的游览路线,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畅通无阻。
![建筑如何民主? - 2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d5/3e4b/318c/2500/000e/newsletter/4._Integrated_space___Spatial_roaming_path_©_Jie_Fan_空间一体化_立体漫游路径_©_樊婕.jpg?1655722961)
![建筑如何民主? - 9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cc/3e4b/31bc/9100/000d/newsletter/5.©_Dongyuan_Design_——©东原设计.jpg?1655722951)
苏州东原千浔社区中心打破了传统公建的大体量设计手法,整体以院落式设计创造出人性化尺度,增添了亲民的空间氛围。通过上下交错叠放的剪力墙,设计了连续的墙体围合空间和“开洞”的墙体连通空间,创造出流线流畅的庭院式空间。地方公共建筑不应当成为权威的标志,用小体量的组合,消解了尺度,营造了极具亲和力的社区建筑。
![建筑如何民主? - 3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cb/3e4b/318c/2500/000d/newsletter/6.©_Su_shengliang.jpg?1655722950)
2. 形式的开放性
公共空间的可见性的概念是再视觉感知上城市空间的易见和易达,为公民如何参与,塑造和构建公共生活提供了证明。公共空间作为具备民主特征的空间,其在城市街道上的能见度体现了公民参与的权利。降低准入条件,“打开”公共空间,使其具备欢迎的姿态,是实现城市包容性重要的一环。
![建筑如何民主? - 4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c1/3e4b/31bc/9100/000c/newsletter/7.Public_space_for_residents_and_the_public_©_Pingnan_Chen_服务于周围居民及公众的公共广场._©_Pingnan_Chen.jpg?1655722941)
309弄口袋公园的基地位于永嘉路中段。公共空间被设计为由敞廊围合的小广场,通过地坪抬高0.5米增强场所感,同时也与街道形成了有趣的抬高视线关系。廊下高度刻意压低至2.1~2.7米,形成亲切的尺度。广场地面砖选择红色,与绿色钢柱形成反差色,带来轻松日常气质的同时,增加了其可见性。
![建筑如何民主? - 10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c0/3e4b/318c/2500/000c/newsletter/8.View_from_the_southwest_of_plaza_to_the_city_street_©_Qingshan_Wu_从广场的西南侧望向城市街道._©_吴清山.jpg?1655722940)
![建筑如何民主? - 19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6148/3e4b/31f9/2e00/0001/newsletter/00._life_under_big_roof._Image_©_Yong_Zhang水街保留了八十年代风貌的立面_©_章勇.jpg?1655726404)
书房建成后,大台阶成为水街居民日常纳凉、相聚的好去处。台阶作为室内阅读空间到室外公共广场的过渡,台阶之上的大屋顶强调了这部分空间作为书房内部空间的延伸而存在。白天这里是水街的公共客厅,到了周末傍晚,镇政府会在此播放露天电影,居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城市书房为背景的社区公共电影院。
![建筑如何民主? - 11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b6/3e4b/318c/2500/000b/newsletter/10._grand_stairs_as_the_seats_for_watching_films_©_Yong_Zhang_晚上的大台阶变成了观影席_©_章勇.jpg?1655722930)
![建筑如何民主? - 12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ad/3e4b/31bc/9100/000a/newsletter/11._©_ICYWORKS.jpg?1655722921)
巷子里是由成都市玉林东路社区与武侯区残疾人联合会委托,打造社区残障友好空间,呼吁残障人群走出家门,扩大生活圈。同时希望每个人都能容易的参与到社交生活中。灵感来自于日本的“缘侧”与中国的“美人靠”,将室外空间的部分地面抬高形成座椅,形成新的围合、开放空间。
![建筑如何民主? - 5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ac/3e4b/318c/2500/000a/newsletter/12._©_ICYWORKS.jpg?1655722920)
3. 功能的人性化
民主公共空间作为开放空间,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并允许个人和群体进行不同的文化表达。考虑空间中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尊重个体的差异以强化空间的公共性。弱化建筑,强化人的体验,为空间带来民主、公正、平等的空间特质,是建筑功能人性化表达的一部分。
![建筑如何民主? - 13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a3/3e4b/31bc/9100/0009/newsletter/13.Two-story_gallery_with_library_cafe_at_the_east_side_©_Chao_Zhang_东侧二层小建筑兼具书吧、咖啡厅和展廊功能_©_张超.jpg?1655722910)
秦厂村社区中心的建筑群采用以院落为中心的空间布局策略,体量被打散成三栋小房子,错落分布在场地三遍,强化街道立面。庭院形成的多功能室外场地也为不同年龄层的村民提供了聚集、社交和活动空间,是对西院富有仪式感院落的补充、平衡和丰富。
![建筑如何民主? - 14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a2/3e4b/318c/2500/0009/newsletter/14.East_OverallStreet_View_Photo©_Chao_Zhang_场地东侧整体立面©张超.jpg?1655722910)
![建筑如何民主? - 15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98/3e4b/31bc/9100/0008/newsletter/15.Exterior_night_view_©_Tianpei_Zeng_建筑外观夜景_©_曾天培.jpg?1655722900)
东贸库城市更新设计计划,2库和4库率先完成。2#库改造为社区图书馆,以温室的概念用公园的模式代替了传统的阅览室。4#库改造为营销展示中心,运用造园的手法,使温室体验丰富而有趣。两栋完成的仓库连接起来,变成两百余米长的社区中心,成为一个市民公园的底景。老仓库这样质朴的工业遗产经过设计加工后,为社会不同群落的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出口。
![建筑如何民主? - 16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98/3e4b/318c/2500/0008/newsletter/16.reading_garden_©_Tianpei_Zeng_迷宫阅读公园_©_曾天培.jpg?1655722899)
![建筑如何民主? - 17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8e/3e4b/318c/2500/0007/newsletter/17.Vertical_Community_©_Zheng_Qingling_垂直社区_©_郑庆龄.jpg?1655722889)
两层6.9米高的厂房空间里搭建了7套格局不一的房子。在这里为居住者的无界生活设计的“无界空间”完全打破常规的定义,你可以在客厅做画展,在花园办公,在浴室开会。打破边界、打破定义的空间组成无界社区,让使用者沉浸在脑洞大开的空间体验中,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建筑如何民主? - 18 的图像 19](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2b0/538e/3e4b/31bc/9100/0007/newsletter/18.Alleyway_Space_in_the_Building©Zheng_Qingling_楼房里的巷道空间©郑庆龄.jpg?1655722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