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建筑的概念从来都不局限于房子和施工。一些著名的建筑师为时尚、家具、珠宝和其他设计领域贡献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活跃在建筑行业的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名字也出现在众多领域。跨学科、延伸、探索,中国青年建筑师在努力寻求建筑设计的边界。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2 的图像 23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3 的图像 23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4 的图像 23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5 的图像 23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更多图片+ 18

1. 爱画画的建筑师

建筑的概念从来都不局限于房子和施工。一些著名的建筑师为时尚、家具、珠宝和其他设计领域贡献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活跃在建筑行业的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名字也出现在众多领域。跨学科、延伸、探索,中国青年建筑师在努力寻求建筑设计的边界。

绘造社

创始人李涵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绘造社所作的作品的意义,通过极端的方式将暧昧的现实变得清晰。观察城市的某些特征,进行聚焦,放大,拆解和夸张。以绘而造,用画笔创造城市,展示人与空间和人与城市的关系。我们看到绘造社的描绘,会质疑这样色彩斑斓的图面展示的是否是我们的城市,细细观摩才看到注意过的现实和没注意过的现实,同时让人感受到熟悉感和陌生感。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6 的图像 23
"Nan Luo Gu Xiang". Image Courtesy of DRAWING ARCHITECTURE STUDIO

《南锣鼓巷》将重要的建筑集中画在一起,是一种真实和非真实相结合的表达;《正阳门下》则通过斜轴测和扭动爆炸,将熟悉的正阳门进行了解构再表达。

绘造社把绘制城市视为观察城市的方式。在发展迅速的中国,无数的东西还没留下痕迹就消失了,绘造社则成为了历史的记录者。就像他们的其中一个作品,《脏街42号楼的轮回》,记录了北京三里屯脏街一幢居民楼过去十年上演的精彩轮回,从居民楼转变为商业区,最终又变为居民楼。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 的图像 23
"Under The Zhengyangmen". Image Courtesy of DRAWING ARCHITECTURE STUDIO

帝都绘

帝都绘的作品聚焦的不仅仅是城市,更多的是北京的文化。创始人宋壮壮和李明扬将帝都绘的作品看作重新发现北京的方式,尝试建立当代的北京文化。谈到北京的文化时,物质的会想到故宫,颐和园,长城;非物质的会想到京剧,皮影,烤鸭。而帝都绘认为与我们生活有关的一切都有文化含义。

帝都绘一直在做的是发现新的东西,对新鲜的有趣的内容感兴趣。进而要思考如何把这些有趣的内容转化成人们可以接受的有用的内容。这些是对城市多样性的探索和表达。他们的作品在现实中发现话题,以自己的方式传达,交给大众去关注,去讨论。帝都绘的作品《回龙观的码农们会为此爱上自行车吗》,提升在建项目——自行车高速路的知名度;《在北京生活的一百个人》让市民对城市人口构成有了直观的了解,也引发了其他城市的争相模仿,让每个城市都有了自己的人口构成图解。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3 的图像 23
"Buildings of Beijing Office, which. Image via Beijing Drawing

2. "脑力过剩的建筑师"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9 的图像 23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ences in Beijing". Image via Beijing Drawing

一直以来,建筑是否属于艺术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但不能否认建筑中存在美学。展览设计是一些建筑师选择平衡建筑和艺术的方式,是脑力过剩的建筑师们对自己关心的议题的表达方式。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8 的图像 23
"Will IT engineers in Huilongguan be fascinated by bicycle". Image via Beijing Drawing

Pills工作室

王子耕创建Pills工作室,以展览和装置设计起步,即便是工作室已经逐步开始做更多的建筑设计,但仍然保持做展览,是在实际项目之外,表达Pills工作室关心的议题,展示研究成果。《制造人类:夏娃的选择》和《人工自然:剩下的果实》探讨的是人和工具关系,技术让人的能力得到延展,建筑便是成果之一,人创造工具,工具也在修正人的定义。

近期的作品《1994年》是一个个人叙事的单人剧场装置,是王子耕对童年回忆的诠释。这个装置展示的是王子耕儿时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空间,父亲的办公室货架后面的单人床是他们临时的家,两个担任剧场可互望但不可抵达。是对人与人关系中的依赖,对立和遗憾的表达。

政纯办个展的空间设计则通过将水房、食堂、放映厅、理发店、澡堂,五种集体主义的空间形式在“筒子楼”般的走廊上混合,展示了对集体主义的思考。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1 的图像 23
"Manufacturing Human: Eve's Choice" . Image via Pills Architects

3. 界定未来的建筑师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2 的图像 23
"Artificial Nature: the Other Fruits". Image via Pills Architects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无数的科幻电影和小说为未来打造了一个科技和机械的世界。那建筑的未来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今软件辅助设计,那软件是不是可以辅助建造,是否可以用机器取代人工进行施工?有一些建筑师在机器人的研究领域尝试界定建筑的未来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3 的图像 23
" 1994". Image via Pills Architects

大界机器人

大界机器人是一家建筑科技公司,专注于为建筑行业提供智能机器人产品和应用,通过模块化的软硬件设计,可实现多类建筑工种以及场景的切换;并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建筑从业者轻松控制机器人。他们的产品覆盖了整个建设流程。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4 的图像 23
" Polit-Sheer-Form ". Image via Pills Architects

在设计端,他们开发了软件- ROBIM软件平台,将设计和工业化生产设备进行直接的数据连接,使机器人能够迅速识别建筑的几何信息。同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对设计进行节点优化。在工厂端,根据建筑材料分为金属,木材和复合材料工厂,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专注于不同材料的不同阶段的处理。在工地端,大界开发了胶囊工厂,一种移动箱式建筑构件生产系统,由模块化的建筑机器人加工站及其配套软硬件组成,可被运输到各类型项目施工现场,生产建筑构件。

大界目前的成果囊括了幕墙,结构,装饰和城市设施。

4. 构筑虚拟世界的建筑师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4 的图像 23
Glued wood ceiling-NANJING park digit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Image Courtesy of ROBOTICPLUS.AI

当下世界对“元宇宙“中的探讨轰轰烈烈,似乎不远处的未来就有那么一个由现实延伸而出的世界即将进入我们的生活。而最早”元宇宙“的概念来自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是指一个虚拟现实世界。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打造虚拟建筑的与其说是游戏设计师,不如说是建筑师了。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5 的图像 23
Matrix Production Network. Image Courtesy of ROBOTICPLUS.AI

灵游坊

灵游坊的创始人梁其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获得了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师的天使投资,成立了北京灵游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游戏《雨血》和《影之刃》。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6 的图像 23
Capsule Factory. Image Courtesy of ROBOTICPLUS.AI

梁其伟从建筑转向游戏,是希望掌控创造环境,在虚拟的世界自由的做设计。建筑设计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对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对美术和技术的融合,对设计和实现的平衡,都可以应用在游戏制作中。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7 的图像 23
Roof-Golden Ridge Upper-cloister. Image Courtesy of ROBOTICPLUS.AI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8 的图像 23
Interior decoration-Songyang Children's Book Museum. Image Courtesy of ROBOTICPLUS.AI

5. 打造"建筑学容器"的建筑师

建筑设计包含建筑的形式,空间,功能和材料。当从大尺度的建筑缩放到日常器物中,这些要素似乎也没有丢失。再小的物品制造仍然要考虑形状的美观,如何预留使用空间,需要发挥怎样的材料特性。于是,在产品制作上,建筑师仍然可以发挥所长。

造么工作室

造么工作室将“制造生活美学“作为工作室的目标,工作室专注数字制造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与定制,模型制作,小尺度构筑物建造,展览策划等工作。造么工作室的作品像是在制造建筑学的周边。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19 的图像 23
Shadow Blade: The Convict. Image

造么工作室研究材料,“三生万物“系列,将建筑学最喜欢用的混凝土应用到器物中,推出”习“与”植“两款产品。”习“是指一些学习用品,如纸镇、笔筒等;”植“是指能够养植物的花盆,且这款产品邀请用户自己浇筑。此外他们还把混凝土制成了首饰,键盘等等。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5 的图像 23
Rain Blood: Chronicles. Image

“建筑学花器“系列,对建筑空间做了一种缩小尺度的转译。每一片透明亚克力的叠加,像是建筑中楼板的相互搭接;容器中用来插花的空隙,就像建筑中拱券支撑起的内部空间。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23 的图像 23
"Architecture flower container". Image via ZAOME Studio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20 的图像 23
The series "Three". Image via ZAOME Studio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 21 的图像 23
Concrete pen series · Wind/Heart. Image via ZAOME Studio

图片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Hou, Xiaohang. "中国年轻建筑师的“非建筑”" [Beyond Architecture: 6 Young Chinese Architects Working in Alternative Careers] 20 11月 2021.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72067/zhong-guo-nian-qing-jian-zhu-shi-de-fei-jian-zhu>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