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衢州第六实验学校由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LYCS Architecture)担纲建筑设计。项目位于衢州市高铁新城常山路,总建筑面积约 67500 平方米,是一座涵盖 36 班小学和 18 班中学的综合性校园。传统校园通常由广场、院落和道路构成,彼此边界分明。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单一的教室空间已无法满足当代教育对于多样化学习环境的需求。本项目的设计目标,便是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观察、探索和交流。


发散的“成长之树”
设计从传统教学空间中抽离创意性公共空间,以”成长之树“为概念,将教学空间、复合空间与创新空间分别比作树根、树干与树冠,并沿着西至东的方向布置,形成校园的整体规划体系。校园内通过街道与连廊串联分不同尺度的公共与半公共空间,如教室门口的口袋公园、走道尽头的山墙面,以及校园中心的大型文体活动聚落。



在“街头巷尾”邂逅
设计创新性地引入“街道”概念,以蜿蜒曲折的主街与穿越高差的支路,串联起各个校园功能区域,构建多元复合的校园空间体系,激发丰富的校园生活体验。

教室门口的“口袋公园”
教学区由两座“E”形教学组团组成,建筑山墙面形成具有 “厚度” 的端头空间,在其中置入直跑楼梯、双跑楼梯,连接休息平台与缓冲空间,同时在顶层形成开放露台,在底层打造架空入口。“口袋公园”作为街道在教学空间中的延伸,以多样主题、形态和色彩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散落在教学楼之间。


恣意的“文体聚落”
校园主街的另一侧被打造为“文体活动中心”,建筑由四个大小形态各异的体量组成,分散布局在景观坡地之上。


地景设计既解决了场地的竖向高差问题,又承载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功能。“大台阶”空间作为运动场与文体中心的过渡区域,满足学生日常通行、升旗仪式、合唱表演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