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浮于地面之上的‘母舰’
2025 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三菱集团展馆的主题‘让世界充满活力’体现在生命、自然与人类社会作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元素这一核心设计理念中。展馆由一个地下层级和两个地上层级组成,采用分层几何结构,从半地下椭圆形空间开始。一个菱形空间覆盖在此椭圆空间之上,其顶点触及椭圆的内侧曲线。菱形内部同样布局了一个矩形,为建筑提供了额外的层次。这三个几何形状各自象征着不同的元素——椭圆代表生命,菱形代表自然,矩形代表社会——而建筑则表达了它们之间相互支持的关系。展馆没有单一的正面外观;相反,其全方位设计旨在从东门侧的主广场以及对面的外围道路都能吸引视觉注意。

内部空间设计允许访客在围绕主视频展览区的各个区域进行各种体验的同时,三维穿越展馆的‘主体’。到达后,访客首先进入被称为等待公园的半地下空间。该设计阻挡了直射阳光进入空间,并促进了凉爽空气的流动。结果是一个所有访客都能享受的阴凉舒适的等待区。从那里,访客前往一楼的预展区观看定位视频,然后继续前往二楼的主展区。在沉浸式的视频体验之后,访客返回一楼,穿过展后区,到达建筑尖端的三角公园(字面意思),感觉仿佛悬于半空。




激发我们展馆设计的一个关键概念是小规模的资源循环利用。世博会为期六个月后,展馆将被拆除,场地将恢复原状。该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物与地面的直接接触,以确保土壤这一宝贵资源在世博会结束后能以最小的环境影响恢复到自然状态。挖掘出的土壤将被用于场地回填,履行我们对循环利用的承诺。



对于饰面材料,我们探索了通常在施工过程中仅临时使用的材料的替代用途,重新构想它们作为主要饰面材料。通过考虑这些材料在世博会后能被再利用的潜力,我们旨在减少展馆的经济和环境影响。具体来说,展馆的外部被等量的聚碳酸酯板和钢结构脚手架覆盖。展馆中使用的沙袋、钢管(单管脚手架)、踏步板、照明装置、风扇和其他材料都可以在现场再利用。此外,实用的材料如蓝色防水布、天花板框架材料、胶合板、定向刨花板(OSB)和链式网状围栏都被巧妙地融入饰面和室内设计中。


空调区域被最小化,而大部分内部空间被设计成一个类似于传统日本房屋中阳台空间(缘侧)的半户外区域,从而减少了冷却负荷。设计还避免了过于复杂或戏剧化的照明;相反,建筑内部的柔和光线向外溢出,创造出光与影的渐变。这种柔和、微妙的照明尊重了植根于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黑暗美学概念,同时也赋予空间深度和丰富感。

展馆的设计体现了对可持续性的承诺,从最小化能源消耗到材料再利用的各个方面,都旨在从施工到拆除创建一个小规模的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