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概况
井冈⼭⼤会堂建于 1966 年,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建筑原有平面呈飞机型,坐西朝东,建筑后楼为单层的 329 座会堂。由于现有的舞台空间已不能满足需求,希望通过改造和扩建既有建筑植入新型文艺活动,活化历史建筑、提升地方吸引力、更好地面向社会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


设计理念
根据剧组对空间的诉求和既有建筑与场地情况,设计团队希望尊重历史风貌,展现时代风格,保留改建前部两层主楼,拆除后部一层会堂,扩建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大型演艺空间。通过地形改造和景观化处理,将城市道路与场地、建筑有效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空间开放、亲民的市民空间。


更新策略
策略一:地形改造
打开沿红军路的挡土墙,设置台阶向上进入老楼;在建筑内部利用基地东西向的高差设置看台;新建建筑地下室为舞台设备空间。

策略二:新老并置
为保持建筑从尺度、风格、材质协调统一,采用新老并置、相得益彰的策略。
策略三:城市建筑
更新后的大会堂作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演艺中心,激发了街道活力,增添了城市亲和力,更成为了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实现城市范围内的功能综合配套和品质提升的城市建筑。

实施效果
城市化提升
改造前—— 存在高差和围墙,基地与周边道路割裂
改造后—— 通过地形改造和景观处理,将城市道路与场地、建筑有效衔接


新功能活化
改造前—— 房屋状态和设备设施已落后于不适应时代需
改造后—— 植入新型文艺活动,活化历史建筑,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


更新意义
本设计聚焦在厚重的历史背景下发掘建筑的新时代意义,在特定的场地中处理建筑与城市及地形的关系,处理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立新旧材料之间的联系,使之成为容纳综合活动的城市建筑。如今在崭新的井冈山大会堂中,观看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情景剧,感受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