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Daily
新闻
新闻
七月 1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2042/2025nian-ou-meng-qing-nian-jian-zhu-ren-cai-jiang-huo-jiang-zhe-gong-bu Antonia Piñeiro
七月 16
工作室外景
PILLS 是一个位于北京和深圳的复合型建筑工作室。我们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建筑与室内设计、装置与展览设计、城市与景观设计、跨媒介生产与文化传播等思辨性实践。从装置到公共建筑,从文化项目到商业开发,PILLS在专业领域积极回应各类型城市与建筑设计服务的同时,也依靠多种媒介推动当代建筑文化生产。
PILLS 的建筑、研究与艺术项目在业界被广泛认可。工作室的作品在国际各大展览中均有呈现,其中包括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里斯本三年展、奥斯陆三年展、首尔双年展、赫尔辛基设计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北京艺术双年展、全国美展、上海PSA青年策展人项目、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青年策展人项目、大声展、深圳坪山美术馆"九层塔"展、山中天艺术中心"新一代的工作方法"展等。工作室的作品也荣获了许多奖项,其中包括纽约 ADC 设计大奖年度最佳设计工作室、类别最佳奖、金立方体奖,伦敦设计奖最高荣誉白金奖,MUSE 设计奖最高荣誉铂金奖,诺曼·福斯特基金会"哈尔科夫住房设计挑战赛"二等奖,Fairy Tales竞赛一等奖,Jacques Rougerie 竞赛一等奖,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大奖及学术委员会大奖等。
PILLS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王子耕,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本源设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雪城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放课程导师。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技术、建筑展览、建筑媒介与叙事。
工作环境 + 10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5119/bei-jing-shen-zhen-gong-zuo-pills-gong-zuo-shi-xin-nian-zhao-pin 韩爽
七月 16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51/chybik-plus-kristof-jian-zhu-shi-wu-suo-she-ji-de-jie-ke-yi-he-la-wa-duo-gong-neng-jing-ji-chang-ji-jiang-jun-gong Reyyan Dogan
七月 1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2044/2025-nian-quan-qiu-zui-yi-ju-cheng-shi-tan-xun-sheng-huo-zhi-liang-ding-jian-de-cheng-shi Reyyan Dogan
七月 1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81/niu-yue-lin-ken-zhong-xin-jie-xiao-you-hood-design-studio-weiss-manfredi-ji-moody-nolan-da-zao-de-xi-ce-qu-yu-gai-zao-fang-an Reyyan Dogan
七月 15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48/snohetta-yu-hassell-xi-shou-tui-jin-de-xi-ni-hai-bin-zhong-jian-xiang-mu-huo-gong-gong-ling-yu-shen-pi-xiang-mu-jiang-ji-xu-tui-jin Reyyan Dogan
七月 1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52/gou-jian-fa-lu-kuang-jia-jia-na-da-jian-zhu-zhong-xin-cca-wen-xian-ku-zhu-li-houseeurope-tui-dong-ou-zhou-jian-zhu-ling-yu-fa-lu-bian-ge-yun-dong Antonia Piñeiro
七月 14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82/gao-mi-du-cheng-shi-zhong-de-yi-ju-zhi-dao-cheng-shi-mi-du-yu-gong-gong-jian-kang-de-guan-lian Olivia Poston
七月 13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85/mu-ha-la-ge-jian-zhu-cheng-shi-zhi-nan-yan-zhao-ba-lin-zhe-zuo-cheng-shi-fa-zhan-zhong-de-zhen-zhu-cai-jue-zhi-lu-tan-xun-10-ge-xiang-mu Hana Abdel
七月 12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87/fu-si-te-jian-zhu-shi-wu-suo-shang-hai-pu-tuo-qu-zhen-ru-zhi-xin-cheng-shi-geng-xin-fang-an-gong-bu Antonia Piñeiro
七月 11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891/cong-mi-lan-dao-zhi-jia-ge-he-er-zuo-ge-de-mei-long-gensler-he-heatherwick-de-xian-dai-jian-zhu-he-zhu-yao-shi-jian Nour Fakharany
七月 11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953/niu-yue-shou-ge-yi-he-liu-wei-yi-tuo-ju-bei-shui-ti-guo-lu-gong-neng-de-yong-chi-zai-35-hao-ma-tou-chu-xian-chu-xing Reyyan Dogan
2025年7月10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889/ri-ben-de-xin-ji-bu-li-gong-yuan-tong-guo-gua-ying-xing-zai-li-yong-zhong-xin-ding-yi-zhu-ti-gong-yuan Moises Carrasco
2025年7月09日
Bijoy Jain Designs the Louis Vuitton Set Inspired by Snakes and Ladders. Image Courtesy of Louis Vuitton
2026 春夏巴黎男装周刚刚落下帷幕,一系列时装秀以别具匠心的方式凸显了建筑与时尚这两大创意领域之间的关联。这些时装秀通过精心打造的建筑环境,从多个感官层面与观众产生互动,将视觉冲击力与空间叙事、材质故事交织融合,呼应了每一季系列作品背后的主题与理念。时尚与建筑的这种交融为叙事开辟了全新可能,引领观众深入探索时尚设计与空间如何相互呼应,共同营造沉浸式体验。
Saint Laurent 在安藤忠雄(Tadao Ando)设计的巴黎证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发布男装系列,建筑圆柱形的混凝土结构与过滤后的自然光线,为整场大秀营造出简约而富有沉思氛围的背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Louis Vuitton 则将秀场设在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广场,Studio Mumbai 的介入为秀场引入了一座以“蛇梯棋”为灵感的大型手绘装置。这些因地制宜的秀场选择,反映出品牌与建筑环境互动的不同路径,展现了当代时装秀如何突破 T 台界限,与周边环境展开对话。
+ 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854/ba-li-shi-zhuang-zhou-yslyu-lu-yi-wei-deng-fen-bie-yi-an-teng-zhong-xiong-she-ji-de-ba-li-shang-pin-jiao-yi-suo-he-bijoy-jain-de-chang-jing-she-ji-wei-xiu-chang-liang-dian Reyyan Dogan
2025年7月08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851/big-ying-de-jing-sai-jiang-dan-mai-ge-ben-ha-gen-de-san-ge-cheng-shi-yan-chang-gai-zao-wei-xiang-hu-lian-tong-de-cheng-shi-wu-tai Antonia Piñeiro
2025年7月07日
MVRDV and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lease _Le Grand Puzzle_, an Urban Study of Marseill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 HÇläne Bossy, Manifesta
在建筑 领域,多数实践的核心在于向客户交付项目。事务所的日常运作往往被期限、预算和明确的设计任务书所主导。尽管这种模式催生了大量建筑作品,却鲜少为建筑师留出空间,去质疑那些更宏大的议题 —— 比如我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变迁轨迹 ,或未来对设计提出的深层需求。然而,在这一以生产为导向的体系之外,一股悄然兴起的趋势正重塑行业生态:以研究 、实验 与反思 为优先使命的工作室、团体与基金会应运而生。它们构成了建筑领域的智库 —— 这些空间的存在并非为了即刻建造,而是为思考开辟先机。
智库(think tank) 这一概念并非新鲜事物。传统上,它活跃于政治、经济或科学领域,通过汇聚专家研究复杂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而在建筑领域,智库的兴起揭示了这一学科的核心矛盾:若建筑学欲持续在社会与环境议题中保持相关性,它能否仅依赖客户驱动的实践模式?抑或必须为更缓慢、更深入的探索开辟空间?
+ 48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486/shi-jian-tuo-zhan-yan-jiu-yu-she-ji-jiao-hui-chu-de-jian-zhu-zhi-ku Diogo Borges Ferreira
2025年7月07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721/2025-nian-wei-ni-si-jian-zhu-shuang-nian-zhan-mei-guo-guan-zhan-chu-men-lang-kang-kai-zhi-jian-zhu Nour Fakharany
2025年7月07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720/a-lian-qiu-guan-tan-suo-bao-hu-yu-chuan-cheng-wei-2025-nian-da-ban-shi-bo-hui-wei-lai-ying-yong-ti-gong-jie-jian Nour Fakharany
2025年7月06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719/zaha-hadid-architects-ying-de-li-tao-wan-wei-er-niu-si-ji-chang-xin-dao-gang-hang-zhan-lou-she-ji-jing-sai Reyyan Dogan
2025年7月01日
Shenzhen Fuhai Middle School. Image © Hu Kangyu
过去十年间,位于中国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 之一 —— 涵盖香港 及粤港澳大湾区 的中国南部地区,城市扩张始终受到汹涌澎湃的商业雄心 的驱动。此地的项目设计往往追求极致的密度 、高度与效率,催生出规模宏大的开发项目,动辄横跨数英亩土地。这些建筑群以交通导向型 开发为优先,常呈现为直接建于主要交通枢纽之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这些巨型建筑通过刻意营造令人迷失方向的空间布局并延长行人通行路径,以刺激经济活动,如今已在香港、深圳等城市屡见不鲜。
尽管这类巨型建筑模式具有显著优势 —— 经济高效、开发回报率高且为通勤者提供便利 —— 但其几乎无一例外地忽视了所处的城市语境与环境。这些开发项目往往(甚至刻意)对自身环境足迹和城市步行友好性 视而不见。在如此压倒性的规模下,人的步行体验即便未被完全忽视,也遭到了削弱。行人 被“内部化”了——被困在这些建筑综合体的封闭世界之中。
+ 26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642/he-yuan-zhu-yi-star-cheng-xiang-xiao-yuan-wang-wei-ren-xwang-shu-xlu-wen-yu-xzhang-yong-he-xzhu-tao-xzhu-jing-xiang-de-dui-hua Jonathan Yeung
2025年6月29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8640/tong-guo-chang-di-te-ding-ce-lue-zhong-xin-si-kao-ke-chi-xu-xing Diogo Borges Ferreira
2025年6月28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29150/she-ji-ke-xue-shen-jing-ke-xue-ru-he-bang-zhu-jian-zhu-shi-su-zao-jian-zhu-huan-jing Moises Carrasco
2025年6月27日
Long House with an Engawa Senior Daycare Center / Yamazaki Kentaro Design Workshop © Naoomi Kurozumi
日本以其高人均寿命而闻名,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结构转变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精心设计、能支持老年护理 的空间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传统上,照顾老人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在父权制社会中,这项任务往往落在女性成员的肩上。然而,随着传统的大家庭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解体,核心家庭成为主流,老年护理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福利服务和专业设施。
这一现状带来了一个深刻且日益严峻的建筑挑战:护理环境如何不仅能满足医疗和护理需求,还能促进个体的尊严感、舒适感,以及人与人、人与非人(如环境、宠物等,此处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理解“nonhuman interactions”的指代)之间的互动?理想的老年护理设施设计应兼顾临床功能性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既要满足老年人自身的需求,也要兼顾患有失智症等挑战和困难的群体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他们的家庭以及为其提供照护的护理人员的需要。
+ 17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0604/jian-zhu-ru-he-cu-jin-hu-li-zhong-de-she-jiao-hu-dong-ri-ben-jiu-jia-lao-nian-hu-li-she-shi-an-li Miwa Negoro
2025年6月26日
https://www.archdaily.cn/cn/1031510/foster-plus-partners-ying-de-wei-yi-li-sha-bai-er-shi-nu-wang-she-ji-guo-jia-ji-nian-bei-de-jing-sai Antonia Piñeiro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