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 合风苍飞设计 + 张育睿建筑师事务所
- 面积: 119 m²
- 项目年份: 2022
-
摄影师:Hey! cheese
基地位于中山国中捷运站附近的小巷弄里,在一栋四层双拼老公寓的一楼,非常典型的台北老巷道风景。特别的是基地位于一间传统宫庙“有求宫”的正对面,让街廓环境富含了非常台湾在地的景象与风格。40年老屋,前身是作为一般的办公室用,我们将原本的办公室的厨房打开变为展场的一部分,留下旧有厨房的红色压花地砖暗示老屋的痕迹,也将原本后院加盖为仓库之处打开,并改造为后方的户外庭院。另外,我们亦将原本的入口外墙内退,创造一处介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内庭,让前院的景观蔓延至室内,模糊了老屋既定的使用界线,增加空间中的暧昧氛围。
我们希望打破以往展厅的想象,以一种更接近艺廊与展览的场域呈现。希望能重新改写观看者对灯光的想象。
自然沈浸
思索我们再怎么样的时刻或空间,能体验到灯光的美好,对我来说,是在自然中、是山林里、是在那些虚无飘渺之间。这些源自于我孩童时期在山野里长大乃至于成年后在森林中度过的时光,在旷野或森林里,人们点上一盏灯或生火取暖,那种带有自然气息却也温暖无比的画面成为我想为这座展厅打造的最主要氛围。也因此在一开始接触到BTC灯具展厅这样的题目时,山林的自然印象就成为此案非常重要的主题,我想透过山林的隐喻方式来呈现灯具美好的画面,以有机排列的烧杉暗喻“背光”的森林,呈现在自然中的既视感,也透过迂回的环绕动线提取来访者心中曾经于山林里游走的经验,使感官与潜意识回到自然中的印象。为人们在其中回游观看展示之灯具时,注入更多“沈浸式”的体验与想象。
自由迂回的动线也让观赏充满趣味性,藉由连续的变化景致为空间创造更多样的感受,让人忘却自己正置身于室内中。前后院景观的“借景”除了模糊室内外的界线,也为空间增添一丝自然又暧昧的感受。同时我们设定此展厅在关灯与开灯之间皆是风景,让人体会到灯饰的美感不见得一定得在开灯时。以沈浸式的方式体验空间、体验灯饰,以创造更多刘白与沈思的余地。
东方画面思维
除了自然之外,由于基地周遭的环境富含的台湾在地印象,让我们在的设计初期便希望结合东方的印象与质感结合西方的手工灯具来打造新的展厅,在几经思量后,决定运用东方绘画的手法来体现所谓的自然印象。以东方绘画的“散点透视”切入作为设计手法,将所有的景致堆栈于空间中:森林的画面与台湾传统砖造老屋; 前后院新植的树木与植栽同时为展厅所借景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四季; 自室外延伸进屋内的植栽、山石与旧有时代建材相互交迭; 乃至于夜幕低垂时对巷宫庙亮起的红色灯笼(东方的灯)与展厅内的西方灯饰透过玻璃反射交错连续的视觉感,都是运用散点透视概念而设计交迭于空间中的画面。
与此同时,在思索全案的自然印象时,我们希望能呈现自然“气韵”,也再次了转化了东方绘画(山水画与浮世绘)技巧于空间中:以自然界水的三种型态(固态、液态、气态)为题,天花板与墙面的斑白暗喻着雪(固态),在浮世绘中常以点描法表现雪景或瀑布等。蜿蜒于灯饰森林中的洁白天花与台面为云雾(气态),意图使观赏者进入具象的东方绘画世界。主要作为表现森林中的云气与雾气,在空间中也有呈现动态构图的流动感之意。云同时作为吊灯锁附之用,雾一般作为区隔商品类别与画分动线之用,而在特定状况下,雾气台面则有可能转化为展台或桌面使用。
最后以台湾常见的庶民材料-透明波浪板表现雨的质感,探究雨的本质:乃是作为物与物之间的中介透明元素,在东方绘画中常用具象的斜线来表现雨(可参考浮世绘名画:大桥安宅夕立),而斜置透明浪板的凸面在反射光后呈现的线条,就如同雨景的画一般,也像在夜晚中我们眼见的雨景一般,也期待藉此实验性的手法为空间增添一丝气韵,将台湾庶民常见的材料运用置空间中也希望能创造一种特别的在地感受。这些透过东方绘画概念与手法在抽象与具象之间转换的自然元素层层堆栈,诉说着各种设计者对自然的体验与憧憬以及与英国手工灯具展示的东西融合想象。我们希望来访者沈浸于这样自然且中西合并的空间中,在流动中渐渐地见到全貌,在移动中观看着不同的风景,最后在展厅尾端回首才会见到森林的全貌,恍然自己以置身自然与山野的意象间。
材料
黑色立柱为烧杉,将整支侧柏木柱表面烧制碳化,暗喻背光的森林意象,也增加了木头的纹理。表面需使用渗透型的油漆作为保护。吧台部分坐落于原本的厨房区,搭配着原本在地复古的老压花地砖,我们使用了自己研发加入”蚵壳”研磨而成的特殊涂料制作,此涂料的发想是从台湾”海线”的民居常会使用蚵壳来作外墙材料以抵抗海风侵蚀而来,转化了这样的概念,我们将蚵壳磨碎加入涂料中,以制造斑驳、附有孔隙且看的到蚵壳的在地感自然涂装,而这样的涂料也能与全间的自然元素互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