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石城子中国农民村丰收节临时系列设施设计 / 傅英斌工作室

石城子中国农民村丰收节临时系列设施设计 / 傅英斌工作室 - 更多图片+ 21

  • 建筑师: 傅英斌工作室; 傅英斌工作室
  •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  500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2019
  • 摄影师
    摄影师:傅英斌
媒体中心院落 © 傅英斌

起因
位于河北青龙县的石城子村是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河北主会场,会场需要搭建一处临时展廊来承载这次丰收节的主题展览,以及在一处闲置的农宅设计一处临时媒体采访和嘉宾休憩中心。原本的展览位置被安排到了村庄主路的一侧,采用标语式的展览方式,但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很好的展示展品也不能很好的与村庄的空间相结合。

磨坊原貌 © 傅英斌
院落原貌 © 傅英斌

我们建议把展览与村庄的巷道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展示空间,还可以将游客吸引到村庄里来,全方位的感知别具特色的乡村空间。媒体中心位于一处极有当地特色的闲置农民宅院之中,相对安静,而且对室内进行一定的简易改造用于临时休息和会议。 这些所有设施活动结束后都要拆除,且尽可能降低对村庄环境影响。

媒体中心鸟瞰 © 傅英斌

材料与建造
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展廊需要以低成本、快速建造和可回收的方式来建造,村庄地处偏远山区,材料无法从县城购买,只能在乡镇有限的材料中选择,主要的搭建工作也只能依靠村民来实现,这样,同时能满足以上搭建条件的脚手架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磨坊画廊 © 傅英斌
磨坊画廊 © 傅英斌

脚手架是最为典型的可重复利用材料,构件标准化,形式变化多样,搭建也极其便捷。根据脚手架租赁站现有钢管规格我们设计了一套脚手架展廊模块,依托村庄公共空间可以快速搭建而不对现有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磨坊画廊轴测图

另外我们选用了脚手架安全网作为展廊的遮阳与装饰材料,脚手架安全网色彩艳丽,其制作的材料有多种,我们选择了最为常见的聚酯密目网,这种材料可选择的色彩多且轻盈透明,与脚手架展廊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独特美学效果。安全网有固定的成品尺寸,脚手架的搭建根据安全网的尺寸进行调整,在现场采用了尼龙塑料绑扎带完成安全网与脚手架的链接,实现了现场的快速安装。

媒体中心轴侧图

整个展廊的搭建仅用了不到2天时间就全部完工,由漆成橘红色的脚手架与橘色的安全网搭建而成的展廊,如同一条橘色的飘带,轻柔而跳跃的蔓延在村庄之中,原本在建筑工地使用的脚手架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其粗硬的材料特质在安全网和橘色的映衬下变得温和。

磨坊画廊 © 傅英斌

媒体中心院落除教授家和安全网外,还采用了欧松板作为地面的临时铺装材料,欧松板强度高价格低廉,纹理柔和质朴,现场经木工简单切割就可以铺装。整个院落一周之内就快速搭建完成。

巷道展廊 © 傅英斌

巷道展廊
巷道展廊为巷道增加一层朦胧虚幻的表皮,在巷道立面上的农宅大门原本是划分“里”与“外”的节点,巷道展廊空间的独立性使得大门也成为展廊“里”与“外”界定节点,原本的里外关系被模糊和重构。原本的作为交通空间的巷道变成了一个可供停留的公共空间,农民、游客、甚至村里卖豆腐的摊贩都在这里驻足停留。展廊在巷道之中分段出现,时隐时现,起伏的橙色遮阳网与错落的民居屋顶交相呼应。

巷道展廊 © 傅英斌

磨坊画廊
村中巷道有一处磨坊已经废弃多年,这座碾坊原本是石城子村民日常生活最熟悉的地方,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碾坊昔日的繁忙不在,在丰收节之际我们重新将碾坊修整,策划了一个题为“莫因繁华失本真”小型影像展。搭建在外部的脚手架穿过门窗一直延伸的磨坊的内部,橘红色的钢架体系与老旧的磨坊建筑穿插交织在一起,展架上展出的当下村民的生活影像,新与旧这样直接冲撞又自然和睦,碾声不在,但生活依旧。

磨坊画廊 © 傅英斌
磨坊画廊 © 傅英斌

磨坊外部的展廊空间,我们策划了一个题为“石头也香甜”儿童主题展。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和收入的改变,更应该给乡村儿童带来更多的关爱;同样,丰收节不应该只是一场成年人的演出,也应当给乡村里的孩子们留出一个舞台,乡村振兴最终是人的振兴,而孩子才是乡村的未来。我们联系了村里这个仅有28个学生的乡村小学,为孩子们拍摄了一组照片,并且收集了每一位学生的画在展廊里展出,孩子们稚拙的笔触成为了丰收节展廊里最美好的艺术品。

磨坊画廊 © 傅英斌

媒体中心
媒体中心是村内一处别具特色的老宅院,临时媒体中心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丰收节期间的采访需求,另外一方面是通过这处院落的展示让村里的大量院落有一个向外界展示和推广的窗口,为老院落重换生机寻求可能性。由于是临时设施,节日结束后需要全部拆除且不能对老院落造成任何破坏,整个脚手架系统的设计是嵌套在院落之中。

与脚手架穿插在一起的山楂树 © 傅英斌

入口处先经过一处嵌在小巷中的脚手架长廊,使进入院落的仪式感得以强化,新建构筑以完全独立的方式并置于建筑之间,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在工业化风格的脚手架对比下,传统空间变得更加具有识别性,人们对传统空间的集体记忆被保留下来,又被对立的构筑物所强调。

媒体中心院落 © 傅英斌

在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和许多大型活动都需要搭建临时棚帐,许多大城市比如北京甚至有“棚匠”这个民间职业,一些大型节庆活动还要搭建大型临时牌楼等,如今虽然“棚匠“这个传统行业已经没有,但是许多临时活动仍然需要搭建棚帐,脚手架经常出现在众多临时性构筑物之中,脚手架工人成了当下的“棚匠”。

媒体中心院落安全网遮阴棚 © 傅英斌

院落之中用脚手架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天棚,将院子提供了临时的遮蔽和活动空间。顶层交错编织的黄色安全网与蓝色的天空互相叠加在一起,脚手架与院内的山楂树相互穿插,使得院内投下的阳光变得迷幻而多变。院子地面覆盖的暖色欧松板整个将院子重新映射在温暖而明亮的色调之中,暖色的欧松板如同木色的地毯从院落一直延伸的室内。

经过一番改造的小院重焕生机,在安全网和脚手架的映衬下小院的空间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大山中这些沉睡已久的老院子以这种近乎装置艺术的方式与新的功能需要宣告着自身的价值。

媒体中心入口长廊 © 傅英斌

插曲
乡村的振兴不仅体现在增产和增收的需求,更多的是冲破固有观念的限制。在乡村建设形式的选择上,古色古香似乎成了很多地方乡村建设的尚方宝剑。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脚手架展廊的搭建一度被叫停和拆除,这种用在工地上的常见临时搭建材料用来作为乡村建设的建筑材料似乎不太容易被接受,脚手架临时构筑物这种在设计上并不前卫的做法在丰收节上遭遇了挑战,用南瓜玉米蔬菜摆出各种造型和图案似乎才是丰收节上的标准答案。但工期、取材、人工的种种限制,使得脚手架展廊这种性价比最高的务实选择成为了最终得以实施的关键,而这段小插曲也映射出当下乡建的现状。

媒体中心院落 © 傅英斌

影响
展廊和院落的搭建以极低的造价和极快的速度完成,花费仅仅不到一万元人民币,除去搭建脚手架由专业工人完成以外,其他的工作均由村民参与完成,安全网和展板的安装由于用了尼龙绑扎带,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村民也可以方便和快速的安装绑扎。原本废弃的磨坊焕然一新重获生机,尘封多年的石碾被游人再次推动,历史与未来在新生的磨坊展廊空间得以交织。 节庆过后,所有构筑可拆卸、可回收,一切了无痕迹,巷道依旧安静,石头依然温暖。这是工业时代的我们,所能赋予这座山村的最诚恳的温情。 

媒体中心室内 © 傅英斌

项目图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项目地址

地址:石城子村,青龙县,秦皇岛市,河北省,中国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关于这家事务所
引用: "石城子中国农民村丰收节临时系列设施设计 / 傅英斌工作室" [Temporary Gallery in Shichengzi Village / Fuyingbin Studio] 10 10月 2019.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26057/shi-cheng-zi-zhong-guo-nong-min-cun-feng-shou-jie-lin-shi-xi-lie-she-shi-she-ji-fu-ying-bin-gong-zuo-shi>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