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岭学校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中心,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国有民办学校。原校区建立于 1988 年 8 月,原名龙岭小学,经历了 33 年的岁月后,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在2021 年启动了“改扩建计划”。在原总建筑面积 18173.71㎡ 的基础上扩建至 68237.47㎡,规划建设72班九年制学校。考虑到本片区学位供应紧张,因此在扩建中需要保留七层的中英文实验楼、紧挨操场的五层小学教学楼和食堂宿舍楼,以保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龙岭学校地处布吉城中村,用地紧张,容积率较大,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把建筑面积扩大至原来的三倍以上,为学生创造功能复合的校园的同时还要保证新、老校园的无缝融合,无一不是对设计的巨大挑战。教育的变革与承载功能的校园建筑彼此影响密不可分。过去,学校是集中式的单一线性教学空间。而现在,教育是多元化的,被动吸收知识的模式逐渐被摒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特长,才是未来教育的趋势。因此在改造中设计师创造了一座充满趣味的“知识山丘”,和一条寓意着“书山有路”的登山道让学生们自发探索未来的道路。结合校园处在的独特地理位置,改造升级的不仅是一所学校,而在建造一座校园式的"村中城"。


为了增加教学面积,拆除旧校区中的六栋建筑物,只保留三栋,在旧校区中部新建一座十二层高的主教学楼。主教学楼在平面布局中呈回字型,承担起了串联旧教学楼的任务,底层架空,形成风雨连廊,让师生在任何天气都能便利出行。为了孩子们的课间时间更加有趣,我们在教学楼间创造出了丰富的中庭空间和宽达五米的教学走廊。在操场旁保留的原教学楼左侧新增了一栋六层高,囊括攀岩墙、艺术教室、劳动教室的“得趣楼”和两层高的食堂,使得校园从原来的散落状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向内合为成不同功能的院落空间。


象征着龙岭精神的“龙岭之眼美术馆”被放置在新旧食堂之间。它整体是一个独立在教学楼之间的环形建筑,二层作为校园连廊景观水池使用,内部是一个校园美术馆。一条整合交通、导向、游憩等功能“登山道”从靠近操场展开,将散落在校园的各个有趣的中庭、花园、户外活动空间高效的串联在一起,就像一场奇妙的校园冒险即将启程。由于地处城中村城市密度大,周边缺乏运动、阅读等公共服务配套。

为了让校园与城市连接,一座与社区融合的校内双层文化艺术体育中心被放置在与社区的交界处。整个双层跑道运用V型结构柱支撑,橙红色的地面和与灰白色的混凝土柱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美观又具有活力。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可以与学生错峰共享使用。四层通高的立体图书馆,位于主教学楼的六至十二楼,每层都有相应的入口,可以让学生在课间进入。


这里集合了阅读、娱乐、社交、学习的公共空间。图书馆四层通高的墙壁运用了白色的波浪元素,仿佛进入了书籍的海洋。敏聪剧场、黑匣子、多功能教室、高尔夫球馆、射击室、音乐厅、羽毛球馆、陶艺教室等空间应接不暇,可以满足任何兴趣需要。



登至校园的屋顶,是一个环形的生态植物空间,与屋农场相连。呵护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是学习场所,在耕种中实践更多自然知识。用场景定义未来校园,教育不再受到空间的约束,就像一座与城市结合的巨大“书山”,孩子们可以通过一条“登山道”在露台、花园、麦田间获得灵感、探索学校的奥秘,度过最有趣的年少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