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IM Pei

IM Pei: 最新资讯

纪念百年包豪斯,一张图解读“形式追随功能”

纪念百年包豪斯,一张图解读“形式追随功能” - 主图

最新消息:为了纪念包豪斯成立一百周年,我们重新发表了最初在2012年4月16日发表的信息图。

伴随着“明星建筑师”(starchitect)到“人人都是建筑师”(architecture for the 99%)这一观念的转换,建筑领域焦点也在不断变化。然而,真正孕育发展这些观点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这样的巨变促使我们探索过去那些由经济转变、战争、新技术引入而引发的运动,并深入研究包豪斯运动。

提到反工业化,在1919年包豪斯兴起之前,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包豪斯旨在结合设计和工艺技术,从而生产多种多样设计精美的产品。

包豪斯不仅在国际上影响了设计与建筑,还革新了设计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是传授综合设计手段,从而让形式服从于功能。

翻译:杨秋怡

贝聿铭在博物馆设计中对“光”的探究:从黑暗的混凝土空间到明亮的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金字塔常常被认为是贝律铭先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因为它是一个清楚表达了文化的代表建筑,但是贝聿铭先生早期的博物馆常常被归为有着黑暗阴影的粗野主义(Brutalism)作品。一个接一个的项目让这位华裔美国大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复杂且开放的建筑语言。贝聿铭先生有一套整体的设计体系去欢迎博物馆的游客,其中包括了最大限度地在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并且在夜晚使用曼妙的人工光照系统,这一特点也成为了他设计体系中最强有力的代表。

大多数对于卢浮宫的评价都在称赞这个明亮的金字塔在地上看到的部分的成就,但是真正的设计挑战则大多是在地下:如何给予参观者一个设计成功的地下展览空间。后来,贝聿铭先生将其建筑语言运用到了其他博物馆项目,在那些项目中,光永远是定义博物馆体验的关键点。在有一年的庆祝活动中,由哈佛大学设计系研究生院举办的“重思贝律铭:百年诞辰研讨会(Rethinking Pei: A Centenary Symposium)”中,他们讨论了贝聿铭先生如何在博物馆中利用光以此让其成为重要的文化象征。

贝聿铭在博物馆设计中对“光”的探究:从黑暗的混凝土空间到明亮的玻璃金字塔 - Image 1 of 4贝聿铭在博物馆设计中对“光”的探究:从黑暗的混凝土空间到明亮的玻璃金字塔 - Image 2 of 4贝聿铭在博物馆设计中对“光”的探究:从黑暗的混凝土空间到明亮的玻璃金字塔 - Image 3 of 4贝聿铭在博物馆设计中对“光”的探究:从黑暗的混凝土空间到明亮的玻璃金字塔 - Image 4 of 4贝聿铭在博物馆设计中对“光”的探究:从黑暗的混凝土空间到明亮的玻璃金字塔 - 更多图片+ 24

AD 经典:香港中银大楼 / 贝聿铭

AD 经典:香港中银大楼 / 贝聿铭 - 服务建筑AD 经典:香港中银大楼 / 贝聿铭 - 服务建筑AD 经典:香港中银大楼 / 贝聿铭 - 服务建筑AD 经典:香港中银大楼 / 贝聿铭 - 服务建筑AD 经典:香港中银大楼 / 贝聿铭 - 更多图片+ 5

  • 建筑师: 贝聿铭; 贝聿铭(I.M. Pei)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