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古根海姆美术馆

古根海姆美术馆: 最新资讯

盖里如何用“低”技术手段,创造“高”科技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盖里如何用“低”技术手段,创造“高”科技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 Image 4 of 4
Mountain climber installing titanium facade panel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Photo: Aitor Ortiz. Image © 2017 FMGB Guggenheim Bilbao

本文来自 guggenheim.org/blogs并授权转载,原文章标题为“在20世纪90年代,如何用数字化电子化共同创造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本月将迎来它第20个周年纪念日。从199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它被多次评价为“科技进步的尖端”。尽管对模拟软件CATIA(电脑辅助3位交互应用)的使用是一次无可争议的突破性进展,但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建筑师却明智地采用了许多低技术含量的手段。1991年至1997年的建造过程中,这个有棱有角的钛合金表皮建筑被视作是电脑模拟和数字技术实践的转折点。巨大的转变囊括并渗透入建筑项目的方方面面——从设计过程和建造方法到对通信技术的运用。

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过去58年的演变历程

此文章最初以“赖特的生命体: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演变”为题,发表于guggenheim.org/blogs网站上。ArchDaily已获此文发表授权。

1957年,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站在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筑工地上宣称:“这些所有都是一件东西,是一个整体,而非组件与组件堆砌而成。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实现的理念。”赖特所提到的“理念”,就是他在长达七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倡导的设计思想——有机建筑。该理念的核心在于实现空间连续性,建筑的每个元素都不能被设定为设计分离的组件,而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

也许连赖特本人都没有预料到,他所提出的‘有机建筑’,确实在经年日累后如生命体般产生了真的变化。博物馆的螺旋形状维系了建筑的整体性和树立了其特征,因此不做改动。然而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需求,一系列的增建和改造工程逐步展开。

古根海姆博物馆早期蓝图大公开!对比实际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古根海姆博物馆最近一篇博客文章中,根据博物馆存档的设计蓝图和平面画,探讨了赖特的这个纽约市地标设计中未实现的设计细节。从大方向上的建筑形式一直到具体材料的选择,博物馆从委任到最终建成的这16年期间发生过无数设计迭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赖特在1953年的蓝图中提出了两组螺旋通道的设计,除了现在的这个大螺旋通道以外还包括一个更陡峭的螺旋坡道,用来提供楼层间的快速联通。这个设计后来被用三角楼梯所替代,快速螺旋通道的设计可以看出赖特当时对几何体的重叠设计的探索。

古根海姆博物馆早期蓝图大公开!对比实际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 Image 1 of 4古根海姆博物馆早期蓝图大公开!对比实际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 Image 2 of 4古根海姆博物馆早期蓝图大公开!对比实际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 Image 3 of 4古根海姆博物馆早期蓝图大公开!对比实际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 Image 5 of 4古根海姆博物馆早期蓝图大公开!对比实际建筑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 更多图片+ 1

“纽约客”杂志为古根海姆美术馆画的卡通图片

“纽约客”杂志为古根海姆美术馆画的卡通图片 - Image 3 of 4
致谢 The New Yorker

Frank Lloyd Wright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在1959年设计建造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当时在公众中间赢得了广泛的反响,但后来从开始的惊叹变为了厌恶。 这个意义深远的文化瞬间被《纽约客》杂志用一系列幽默的卡通漫画表现了出来,它同时讽刺了创新建筑和对他的批评声,古根海姆美术馆也通过其博客分享了这些声音。漫画家Alan Dunn艾伦·邓恩用其绘画的详细草图,来代表建筑的体验,从眺望外面的舷窗到在坡道上散步,如同身临其境。在一幅画中,他描绘了从一楼仰视圆顶的透视图,给出了建筑物曲率和几何形状的清晰感。

古根海姆美术馆庆祝赖特诞辰150周年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诞辰150周年庆祝将于周四(68日)开幕,特惠入场费1.5美元。游客们将会在古根海姆博物馆新翻修的3号咖啡厅享受到免费纸杯蛋糕,咖啡厅中有罕见的博物馆建造时期的大幅照片。上午9点到下午1点,将会有一名演员/历史学家在场为游客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