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扬·盖尔(Jan Gehl)在《人性化的城市》一书的简介中明确地指出,许多城市在规划建筑空间时往往忽略了人这一因素。虽然我们掌握了建造大型建筑的技术,但是对建筑创造的关注点却从服务于人转向似乎是针对另一物种而进行建设。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决策忽略了本应与感官和有机增长相适应的空间尺度,同时,新的意识形态还优先考虑速度、功能和盈利能力。

空间尺度,影响着我们的城市体验,这一与人性化维度相关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并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在本文中,我们将藉由比利时摄影师Kris Provoost所拍摄的题为《东方伊甸园》的一组照片,通过对香港空间尺度之争的描绘,阐述历史变迁,强调科学事实,来突显尺度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2 的图像 15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3 的图像 15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4 的图像 15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5 的图像 15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更多图片+ 10

在摄影作品《东方伊甸园》中,Kris Provoost捕捉到了香港所面临的城市困境。众所周知,香港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摩天大楼的垂直城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住房短缺、土地成本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问题,香港一直在建设高密度的“新城镇”。这些新建的大型住宅区高达70层,雄踞在填海区一组地形多山的岛屿上。这些住区的景象侵扰了自然景观,突显了高层住区和郁郁葱葱的山势之间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尺度之争。这一系列图像提出了这些区域未来的宜居性问题,并揭示了其中人性化维度的缺失。

就空间的宜居性与周围建成环境尺度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我们对导致这一全球性现象的现实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具体的结论,并对扬·盖尔的《人性化的城市》进行了思考。

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8 的图像 15
© Kris Provoost

在上世纪20年代,新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引入了宣扬距离远、楼层高和建设快的城市发展模式。随着新技术的涌现,舒适的空间比例逐渐消失,罔顾传统认知的新尺度出现了。一切都变得更大了,建设也更快了,巨大的建筑群留下的是冰冷的、非人性化的、拘谨的环境。城市是建筑单体和大型道路建设的集合体,由于缺乏对人性化尺度的理解,我们的城市最终是以大尺度的建筑服务于小尺度的人而进行建设的。数十年后,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这样的后果。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高举旗帜,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指出,这种城市规划思想所产生的独立建筑单体将会使城市空间和都市生活走向消亡。人们终于开始对建成环境发出质疑的声音。

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13 的图像 15
© Kris Provoost

人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性化尺度的重要性,他们首先需要就人体的尺度展开思考。拥有水平视线的人类往往在直行过程中看不到在他们上方的物体。因此,低矮的房屋可以调动起我们的“水平感受器”,而高层建筑则不能。实际上,我们的视角局限在水平线上方50-55度的范围内,不轻易抬头观察。这些视觉传感器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空间的理解,使人们更容易体验低层建筑空间。在《人性化的城市》一书中,扬·盖尔指出,“在街上,我们很难感知到建筑上层空间里发生的事情,楼层越高越难观察到……实际上,到了五层以上,高层建筑和街道平面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了……他们不再属于城市空间了。”事实上,高层建筑很容易与周围环境脱节,也很难参与到城市生活中去。

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11 的图像 15
© Kris Provoost

较小的空间尺度定义了不同的空间体验,与人体尺度相协调的同时可以在城市环境中产生交流、联系,营造温暖、亲密之感。因为所处的空间环境可以调动起我们的感官,所以人们更容易逗留在低层建筑周围。“人们在城市中的舒适感和幸福感与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同人体、感官及相应的空间维度、尺度的协调性密切相关。”基本上,我们的空间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尺度。无论我们是在空间中徘徊、四处游走或是起身离开,我们的行为都与所处环境的空间比例直接相关。这种体验感越是自然而不勉强,我们就越倾向于在这个环境中驻留。

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 15 的图像 15
© Kris Provoost

话虽如此,只建造低层建筑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当城市面临与人口增长相关的城市扩张和住房危机等挑战时。城市需要高建设密度,但绝不能忽略人性化尺度的问题。为此,现代城市规划宣扬的是将吸引人的城市空间、合宜的尺度和清晰的层次结构相结合的规划模式。为了不破坏人性化尺度,扬·盖尔表示,“原则上应在视线高度上建设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城市空间,并将大型建筑置于视线范围上方。”因此,在理想情况下,城市建设将会涉及到不同的空间尺度。由于大多数城市已经大面积建成,且大型项目中的庞然大物已然存在,所以解决现有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对人文景观品质的干预,缩小视觉范围,并构建起平易近人的空间环境。

译者:王贺楠

图片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Harrouk, Christele. "空间尺度心理学:探讨人,建筑和城市" [Psychology of Scale: People, Buildings and Cities] 01 12月 2020. ArchDaily. (Trans. Milly Mo)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52348/kong-jian-chi-du-xin-li-xue-tan-tao-ren-jian-zhu-he-cheng-shi>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