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2 的图像 25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1 的图像 25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3 的图像 25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4 的图像 25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更多图片+ 20

Hangzhou, 中国
  • 首席建筑师: 方晔
  • 方案设计: 王任、应王波、杨海廷
  • 实施阶段(建筑): 方亮、朱志高、高彦飞、王任
  • 实施阶段(结构): 梁威、李旭
  • 实施阶段(暖通): 文武、张学涛
  • 实施阶段(电气): 赵宝琪
  • EPC实施: 陈文献、徐斌、杜东芝、戚小祥、方远华、蒋超超
  • 室内设计: 亚厦室内
  • 景观设计: 众本环境事务所
  • 幕墙设计: 中南幕墙
  • 结构设计: 钟荣、徐磊
  • City: Hangzhou
  • Country: 中国
展开收起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5 的图像 25
会议中心主入口广场 © 奥观摄影

来自建筑师。2019年7月6日,良渚遗址正式获准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申遗的评审考核中,后期的深入研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亟需现代化的综合研究设施作为其平台和载体。改造位于核心区的工业建筑,既可以缩短工期以在申遗考察前建设完成,又可以在尽可能接近遗址核心区的同时不破坏地下的未发掘区。项目原址中联华能厂区地处莫角山宫殿遗址正南,毗邻良渚遗址公园南入口与良渚博物馆。重新改造后的厂区将作为遗址的在地工作站,继续见证与参与良渚文明的后续发掘。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2 的图像 25
鸟瞰 © 奥观摄影

建筑造型的构想源自一座漂浮的玉石合院,以玉石古拙的质感回应遗址被时光涤荡苍凉萧瑟的气质。它的“合法性”根植于场地、历史、营造系统和推动申遗建设各方的共识。岁月赋古玉以浮灰水渍与渐次阴翳的树影,建筑的年代美感随之沉淀而出。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6 的图像 25
监测中心减低屋顶高度,保留原有工厂屋架 © 直译建筑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10 的图像 25
向外呈现工业结构 © 直译建筑

项目最大的挑战是极限的工期,因此设计团队选择了代表着统一的模数、简洁的建构节点、优化到最少数量的异形构件的方盒子作为基本建筑形式。原有工厂的建筑立面因此无需大面积拆除,高低不同的体量收束为统一的群体,所有构件实现高度的预制化,使用极少的非标尺寸。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7 的图像 25
会议中心主入口广场 © 直译建筑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9 的图像 25
玉石纹理局部 © 直译建筑

合理的内部功能配置和使用效率是项目建设的真正内核。原有的八座工厂建造年代和结构形式差异较大,厂区有可能坐落在夯土城墙遗迹上使得改造工程的基础开挖施工被严格限制。克服这些难点,设计方案将学术会议、遗址信息监测、考古实验室、遗址公园运营辅助、宿舍和文物整理仓库六大类功能合理地安置于不同的单体内,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空间容量,确保基础施工量最小,考古发掘介入的时间最短。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17 的图像 25
监测中心室内 © 直译建筑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3 的图像 25
研究中心与会议中心中庭 © 奥观摄影

建筑立面需要真实的功能性,而主材需要具有良好的意义传达潜质,更要具有可调节的透光性。阳光通过其调节均匀地射入建筑,同时视线不可穿透以保证实验室考古工作的机密性。为此,设计团队尝试了一种陶瓷墨打印玻璃,以实现连续整体的纹理设计和透光性的任意定制。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4 的图像 25
监测中心中庭 © 直译建筑

真实的玉石带有一定的反光性和具有层次感的矿石结构,激光扫描和高精度拍照都不能很好的还原玉石的质感,也很难找到与建筑体量匹配恰当的连续纹理,这使得设计团队必须重新绘制一块“玉石”。纹理设计如同在半透明的玉石宣纸上书写水墨画卷,墨意言简意赅,随笔锋在玉石沟纹中晕染渗透。此玉一半是真实,另一半则是诗意。它与天云相接,通过映射周边环境戏剧性地融入场地。其纹理连续整体如水般流畅,却拥有不完美的沉淀和瑕疵,近看晶脉延伸和矿物离析的痕迹仍依稀可见。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8 的图像 25
整体性的玉石质感 © 直译建筑

经过大量的样板实验,设计团队逐渐掌握了纹理绘制的技巧,通过叠加的方法,将这些构想一层一层实现。纹理的第一层是乳白的基底,将透光度控制在50%,同时成为云与蓝天的反射基底,模糊建筑与环境的边界,把控整体的色调。第二层是主痕迹,它是具有水墨气质的深褐色沉淀纹,提取自矿物杂质较多的大理石纹路,以每一侧的完整立面为单位绘制成连贯纹路。第三层是深层的矿物结构,随机重复的晶脉裂痕和离析水胎纹让材料获得了玉石真实的物理质感。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13 的图像 25
玉石玻璃与植物的剪影 © 直译建筑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14 的图像 25
室内灯光与玉石玻璃 © 奥观摄影

室内设计在对考古所研究成员的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长期使用者的知识层次和气质偏好,选择在建筑外部呈现工业建筑硬朗先锋的结构美学和空间格局,而在内部选择了温润亲人的仿木材料和相对古典传统的营造方式。原本设计的一些跃层中庭被填实,变成团队交流和娱乐的小电影院和咖啡吧。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12 的图像 25
后勤服务中心黄昏 © 直译建筑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15 的图像 25
后勤服务中 © 奥观摄影

项目图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项目地址

地址:Hangzhou, Zhejiang, China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关于这家事务所
引用: "良渚遗址保护与监测中心 / 中联·左右建筑 " [Reservation and Monitor Center of Liangzhu Heritage Sites / CUC·ZOYO] 08 8月 2019.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22335/liang-zhu-yi-zhi-bao-hu-yu-jian-ce-zhong-xin-zhong-lian-star-zuo-you-jian-zhu>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