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是一种独特的空间类型。这类独立的场所好比微型城市,有着自己的规则和制度。它们脱离所隶属的城市而存在,以便于向外传播知识。这些学术中心,正在以信息传递为核心,逐步向城市化靠拢。校园及其隶属城市在模仿对方的结构转变着,为城市复兴创造了机会。
大学校园周边居民点逐渐增多,经济日益增长,这种现象催生了“大学城”这一称号。大学城的主要人口构成往往是学生,但它们也在为大学及其研究领域提供相关的就业机会。像剑桥这样的老校周边,以这种方式形成了居民点,其分散的结构确定了如今城市规划的方式。随着时间流逝,这座城市的脉络与大学群融合在一起,撒开了知识的大网。校园和城市的共生关系,通过建筑风格、时尚潮流和公共场所勾勒出了当地的文化。
发展中地区院校的创办,往往能带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校园内需要住房、消费活动、各类服务、交通枢纽和休闲场所,从而带动基础设施发展壮大。起到教育作用的校园,深深扎根在其所在的社区共同体中。位于郊区的校园,往往是当地的主导院校,而城区的校园则与其他院校、机构和社区共存。
各院校十分清楚自己是社区共同体的管理者,也投入到了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在欧洲,大学正在重新明确自己的社会地位,重组、扩张其实体结构。在亚洲,开放式、具有社交功能的大学校园,则与非开放式院校并存。当地社区共同体内大学排外性的相关争论,正在不断明确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大学与其隶属城市融为一体,其优势在学院本身的结构里就有体现。校园运作规模——不论是建筑方面,还是城市化方面——都能以城市难以做到的方式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校园将其脉络向周边扩张,而非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城中城”,这对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有益处。
在城市规划方面,城市结构设计与校园结构趋同是一项积极实践。院校和城市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规模。大学的设计十分人性化,能方便人们互相交流,培养人际关系。大学校园作为公共场所,其布局不是像城镇那样以汽车为中心,而是以街道步行环境为先。
邻近住所、工作单位和便利设施,这一特点增强了校园的社会资本属性。同理,对于城市而言,多用途建筑能在高效利用可用区域的同时,提升当地的步行环境。这类项目将校园和社区共同体融为一体,使得更多人有机会光顾这些地方。高密度的垂直扩展建筑可减少城市扩张,并融入社区现有的脉络。
许多大学是沿主路而建的,学生和周边社区可以共存。这些道路和边界地带能通过交流思想、交换资源来促进当地经济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个标准下的公共场所,能维持院校和社会之前互相联系、互惠互利的关系。能满足大学和社区双方需求的建设项目——如经济适用房、各类公司和休闲场所——可促进人际交流,也有助于使大学这个“微型城市”融入“大城市”。
大学校园十分善于通过保护自身特质,在校内居民点当中注入社区感。一所大学的历史、文化、品牌和地标能勾勒出这里的特质——城市也是如此。公民和学术团体能从他们的所在地和传统当中明白自己的特质,城市和市内大学的历史,都建立于学术成就和学术创新之上。这共同的特质,有助于加大校园和城市的融合力度。
保护历史建筑、适当再利用历史文化相关遗址,就有可能使“大学城”保有自身的特质,其具体工作包括保留现有规模、提升建筑观感,以及“共同遗产”观念的宣传教育。
校园和隶属城市的关系,就像个复杂的小宇宙,在这里,各类思想和人际关系都能得到发展。大学校园的自治程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但它却能促进城市规划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学城通过校园和城市间的关系价值,逐渐成为了充满活力,又很人性化的知识中心。
译者:周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