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路桥下驿站是苏州河普陀段两岸公共空间贯通中先期示范建设的三座市民服务驿站之一,位于武宁路桥北岸跨光复西路的桥洞下。苏州河普陀段河湾密布,两岸是我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样地之一。武宁路桥地区曾经密布仓库厂房、工房里弄、工人新村等工业遗产。武宁路桥横跨苏州河谈家湾口,始建于1956年,初为钢筋混泥土单臂悬3孔桥,中孔一跨过河,边孔跨光复西路成立交形。1967年武宁路桥在利用老桥墩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一次拓宽。2000年武宁路桥第二次拓宽改建为新的三跨钢箱连续梁桥。2008年为迎接世博会,仿照巴黎塞纳河上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风格进行了景观改造,两岸高达27米的艾奥尼克组合柱式桥头堡成为特定时代的城建烙印。
目前武宁路桥北两侧还大部分是老旧小区,环境与人群比较混杂,选择武宁路桥下建设驿站,是为了在城市更新的语境下探索如何盘活城市空间资源,将桥下消极空间积极化并进行环境品质提升,塑造向社区倾斜的日常公共空间。
苏州河驿站的每块场地条件局促且复杂各异,无法设置标准化形制的驿站,我们采用菜单式、组件化的空间构形方式:即把构成驿站的不同功能空间--比如卫生间、休息室、小展厅、小花园、檐廊等--看成相对标准的不同规格的空间组件模块,而组件拼合方式根据场地条件调适定制。武宁路桥下原本环境不佳,穿桥洞而过的光复西路虽然交通量不大,但噪音不小,桥上武宁路的繁忙车流时不时带来振动感。桥洞内场地局促,驿站的可建范围仅道路两侧人行道之外两三米深、二三十米长的狭小场地,且路北场地还是一整段护坡。除了如何以极小组件安排驿站功能菜单中的那些必配的公共卫生间、24小时服务设施和公共休息室之外,我们希望把空间更多地留给那开放、可变、容纳自主活动的使用方式,以利于在有缺陷的环境中创造一种新的让人们接受的氛围,并让汽车噪音或震动也成为市井气息的背景。
路北我们顺应原有护坡,改造为一个开放的阶梯式“城市看台”;在两端预留了作为休息室或道班房的两个小房间,架在坡上稍高于路面,并在其长窗下沿着木铺装人行道设置了座椅。路南紧贴防汛墙和桥墩,在两端分别布置紧凑的隔间型卫生间和自动售卖机、储物柜等服务设施,中间与城市看台相对的是一个 “迷你展厅”;展厅沿路界面都是可开可合的立轴旋转的门式展墙,既能灵活展示,又能以不同的开闭姿态将自身定义为一个可变舞台,与对面的看台一起成为“桥下剧场”。
考虑到桥下施工条件有限,无法使用大型机械,且不能影响交通,我们采用了钢木混合的胶合木建造系统,控制构建尺度,便于简单快速的人力施工。由此,我们在冷峻灰暗的桥洞下植入了两条细长的温暖明亮的木质体量,形成了桥洞道路两侧友好宜人的新界面。
在驿站落成开放的同时,木业施工团队中的有心人看中了自己经手建成的这个特殊场所,在城市看台西端的小房间内迅速开出了一家咖啡馆,多少带有一些培育人气和非盈利的性质,也缓解了政府方对于如何尽快运营这个微小空间的压力。在随后的大半年中,从刚开始没什么人气到慢慢聚集了一些人群,包括周边的中老年居民、年轻人、外国人等等。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城市亚文化群体也“发现”了这个特别的场地,陆续慕名而来。落成后一两个月有某个社群团体就在驿站的城市看台里举办了非洲鼓的分享会;还有一个喜欢在城市里寻找各种非主流的特别空间做线下活动的户外探索的俱乐部也挑中了这里来聚会,并把他们的户外探索照片张贴在咖啡馆里。
驿站从无到有的使用过程让我们在日常的城市生活中体验到了社会多元活力共建共创的可观能量。2022年4-5月上海疫情最严重全城封控期间,桥下驿站曾经有段时间成为了维系城市物流运转的快递骑手们的露宿营地,最高峰时可能聚集了五、六十人。也要感谢桥下咖啡的店主,在封控关店前让驿站室内外灯光全开,让桥洞下在暗夜里透出温暖。在城市遇到紧急事件资源紧缺时,我们见证了武宁路桥下驿站成为了公共空间的一个可能的紧急“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