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星智能总部位于原杭州上城工业园区,夹杂在工业厂房、办公、自然景观和城市生活的复杂环境中。在与业主的反复沟通后,我们逐渐体会到工业智造型企业对实用、精密、经济的高度追求。
设计对抽象的诉求进行转译,回归建筑的功能主义,摒弃繁复的表皮外观,精确推敲空间细节。在建筑、室内、景观、幕墙、结构、机电等团队一体化协作下,在相对常规的成本控制下,形成差异化的工业智造上市企业形象。
体积策略:分离
地块西、北侧受到高层建筑的压迫,南侧与城市支路接壤,东侧的运河支流是唯一的开放界面。“分离交通核”的空间布局策略是最直接的回应方式——服务性辅助体量以内向的“黑盒子”来化解场地西侧的消极条件,功能性办公体量以外向的“白盒子”面向东侧景观打开,中间置入 50 米通高共享中庭,联系和间隔。
形式策略:抽象
办公体量采用单元式白色渐变点釉玻璃幕墙,通过逻辑性地排列白色釉点而得到非常规的表皮形式。釉点自上下端渐变分布至人视中部,既有效降低能耗也不影响内部视野,外部也会呈现出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的多种状态。
东立面置入的贯穿 4-10 层的连续锯齿状挑空平台,既纵向划分立面尺度,也作为水平面的延伸空间。辅助体量向南错动围合出底层入口广场,并覆深色金属穿孔板,营造出抵抗的姿态。深色穿孔板由外立面延伸至室内,“12mm 孔径,8mm 间距,32.65%穿孔率”的 5mm 厚穿孔板结合背后两道背筋的构造手段,既节省成本又满足外立面效果、室内通风采光。
50 米通高中庭引入垂直天光,形成室内亦是室外的模糊边界。中庭底部的连续台阶连接一二层,也可作为企业展示、员工交流的多变空间。各楼层间也置入具备会议、洽谈功能的玻璃盒子,为内部空间创造多维层次。
一体化策略:控制
得益于结构机电团队的密切协作,在标准层层高被压缩至 3.9 米的情况下,实现核心办公空间净高 2.9 米,走道等次要空间净高 2.6 米。东侧体量的双排柱保证办公空间无阻隔的开放性和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在南北两端各设置一处筒体结构,在2-3层通过钢结构斜撑转换柱结构,以实现南北首层 10 米悬挑。
单元式幕墙、办公区域大空间的金属拉伸网板、小空间的划分、入口广场的景观地铺均以相同的基本模数,高度控制内外空间品质,由内而外地表达精准和秩序的企业精神。通高中庭的内外立面均由幕墙单位统一深化落地,同时也将户外感的体验融入其中,我们希望在其中激发办公人员的交流互动。
结语
从项目设计、建造,历经四年,威星智能新总部大楼顺利落地。尽管没有出跳的高度、夸张的造型、昂贵的表皮,但通过实用的建筑功能、非常规的肌理设计、精密的细节构造、高度一体的内外空间、严格把控的建筑品质,克服技术难题,营造独特的建筑气质,在周边区域内展现出独树一帜的标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