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于上海法租界淮海路上的一条弄堂内。房屋本是一幢建于1930年的花园洋房,但相比一墙之隔、保存完好并修复如初的历史保护建筑,这一幢洋房已经在将近100年的岁月中历经风霜。层层加建和改造,让位于一层的房间和院子,早已丢失了原先妥帖的平面布局。房屋主体结构两边加建出来两个细长的翼,如臂膀一样环绕了小院子;而最有趣的是一根被漆成金色的闪闪发光的爱奥尼柱伫立在一进门的房间的正中央,犹如一根定海神针。这根柱子成为了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也成为了整个工作室设计的轴心。最开放的功能围绕柱子展开:展览、绘图讨论、模型制作、以及图书借阅都发生在这里。两块6mm厚的不锈钢素板从墙壁伸出,在柱子周围环抱相遇,并将承重脚支撑在柱子上。两块板中间的缝隙被磁吸轨道填满,将这张悬浮的金属岛台变成了可插电的工作台。
由于绿莹莹的小庭院以及满墙的爬山虎都在上海弥足珍贵,面向小院子的每个空间都被设计为更加开放和公共,大面积的落地门窗可以直接打开进入院子。除了入口的展厅/图书馆空间和半私密的会议室外,原先加建的两翼,由于层高和进深都不足以用来办公,一个变成了舒适的茶水就餐间:出挑的防腐木平台增加了它的使用功能,当同样出挑的整面移窗全部打开时,甚至可以躺在上面小憩一刻;另一侧变成了模型材料室和半户外的盥洗室。工区则被安排在了方正的里间,可供12个人办公。
设计的重点其实不是功能的安放,而是一场有趣的考古。其实最初在房屋中介口中,这幢房子只是大概上世纪8、90年代的产物,一直被用作某机关办公室。但在设计和改造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和空间不断对话的过程)中,房屋自己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正如 Anne-Catrin Schultz在描写斯卡帕的书中说:建筑本身足以讲述它自己的历史,创造意义,甚至发展出它在新的时代的成就。随着旧的被部分拆除:来自8、90年代的方形木头门套、嵌入墙壁的橱柜,以及渗水的石膏吊顶;慢慢裸露出来了建筑本身的面貌:半拱形的红砖拱券,天花板上的泥板条(用于大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的吊顶或隔墙的结构),还有被壁橱藏起来的壁炉。这些从白色墙壁和天花后面暴露出来的材料和颜色,终于得以喃喃诉说这幢房屋的历史和过往。
更多的线索来自里面那间房的吊顶,线脚非常精致繁复,并不像8、90年代的粗犷现代的风格,但这些线脚有的延伸到另外一件房的一半就戛然而止了。而那根金色的爱奥尼柱也并不是为了风水放置在屋中央的装饰柱,而是实打实的承重柱。剥离表面的金漆,里面的混凝土露出粗糙又好看的灰蓝色。直到意外发现了隔壁的历保建筑并与之进行了比对,房屋原本的结构和平面才被真正的确认。柱子本是室外廊柱,而最外面这件屋子则是后面某个时期加建出来的。
设计逐渐变成了一场考古。而这些珍贵的证据必须被留存,并被大声的讲出来。于是原本为了空调管道要吊下来的吊顶,要为了避让柱头雕花的部分而局部上调,正好形成一个像佛龛一样的凹口;已经裸露出来的红砖的拱券,就在它的四周做了吊下来的L型轨道移门,从而不和它发生关系,又能凸显它的材质和肌理。而为了不破坏里间的漂亮的老吊顶,顶面就没有安装灯具,而是用了一圈墙面洗顶灯,刻意从下往上打亮这个吊顶。最后由一圈跑道一样的环形灯把原本是室内室外的内外两个空间“环抱”在了一起。
新的历史仍在被建构
在空间作为新用途的设计中,新和旧之间的“关系”是被思考的最多的。在不触碰的前提下,新的材料往往以戏剧化的形式包围着老的元素,以新材料(不锈钢、长虹玻璃、铝合金等等)的时代感,来衬托出旧元素的年代记忆。
现代的让历史的看起来更古老
在追求历史层次的保留的同时,施工和建造中的一些过程或失误也被当做所谓“当代历史痕迹”保存了下来。例如会议室的墙面原本计划是用铁粉做基底,上面刷白板漆,来达到磁性白板的效果。但无奈施工队买来的铁粉刷了几次都达不到很好的磁吸效果,却出奇般地刷了一面肌理非常好看的铁锈墙出来。于是索性保留了整面墙的铁锈肌理,再用一块横向的铁皮悬浮于墙面之外,重新做了磁性白板。这个有趣的动作也无意之间为空间增加了新的一层历史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