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复旦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 / 水石设计

复旦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 / 水石设计 - 更多图片+ 51

  • 建筑师: W&R GROUP
  •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  1338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2016
  • 摄影师
    摄影师:胡义杰
  • 结构设计: 杜侠伟,陈伟
  • 电气设计: 李晖,徐梦茜
  • 建筑设计: 贾京涛,叶田
  • 暖通设计: 孙海校,殷金
  • 给排水设计: 余刚,胡頠
  • 类型: 文化建筑,活动中心
  • 主持建筑师: 徐晋巍
  • 设计团队: 水石工程米川工作室
  • 方案团队: 赵丽峰 曹旭 汪宏杰
  • City: 上海
  • Country: 中国
展开收起
© Yijie Hu

项目原是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北苑生活园区内一栋两层楼的学生浴室。南侧紧邻杨浦区市东敬老院,西北面是学生餐厅,西侧是学生公寓,东北侧紧贴园区垃圾站。

© Yijie Hu

为再生利用废旧建筑,校方决定将其改造成为园区学生服务的交流活动中心。

由于浴室对私密性的需求,原建筑外立面仅以几条狭窄的横向高窗采光通风。当打开外墙,原本彼此封闭的关系突然将有对话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如何与周边环境确立新的关系。

© Yijie Hu

南侧和敬老院之间的空地、东侧与垃圾站之间的空地,以及西侧和道路之间的空地,都被纳入设计范围中。用围墙限定边界,在围墙和室内建筑之间形成一种“过滤器”,让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也减小外界环境对建筑室内私密性的影响。

© Yijie Hu

大量使用落地玻璃窗的一层外墙将庭院的景观引入室内。没有围墙庇护的二层采用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窗洞形式,既满足室内的采光、通风和景观视线要求,又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夜幕来临,室内的灯光从错落的窗洞透出,整个建筑犹如一个光的容器。室内外融合的界线,含蓄而和谐的相处,便是她与环境新的关系。

1层平面

新的功能基本以单元化的活动室为主,尽可能多的采光面留给活动室,进深较大的内部空间留给交通空间。原建筑北侧主入口处的两层挑空空间,与小体量建筑空间很不协调,且楼梯占据了较好的采光面。因此楼梯被南移到建筑中部,运用采光玻璃顶,以改善室内采光。

© Yijie Hu
© Yijie Hu

门厅挑空的二层空间被加盖楼板,设置成活动室。二层增设天井,天井中增加室外楼梯,通往二层屋顶露台。新的空间关系基本形成,一条主要交通动线串联各个活动室空间,并通向屋顶露台,各个活动室均能享受到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及室外的风景。

© Yijie Hu
© Yijie Hu

入口处的内凹,既突现了入口的视觉中心效果,又为入口的一侧形成了一个等候的“角落”。一层南侧朝向庭院的4间活动室向北退外墙一定距离,并将各个空间向西旋转30度,形成一组三角形的半室外“角落”空间。

© Yijie Hu

这样既减少对南侧敬老院的影响,也为每间活动室增加与室外庭院交流的平台,且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领域感。一个完整的庭院,被分享到不同的角落里并延伸到室内空间。

© Yijie Hu

主入口东面设置的咖啡厅,楼梯间南面设置的沙龙区,一起分享东面室外“角落”里的风景。一层高的围墙和竹子降低墙外垃圾站干扰,庭中新植大树成为庭院的视觉中心,整个庭院宁静而雅致。

© Yijie Hu
© Yijie Hu

项目图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项目地址

地址: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北区,上海市,中国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关于这家事务所
引用: "复旦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 / 水石设计" [Asia Pacific Youth Exchange Center of Fudan University / W&R GROUP] 11 1月 2018.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886869/fu-dan-da-xue-ya-zhou-qing-nian-jiao-liu-zhong-xin-shui-shi-she-ji>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